[发明专利]四种梨病毒病病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6904.9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琴;姜峰;黄闻霆;马磊;郝理;李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种梨 病毒 病原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方法 | ||
1.四种侵染梨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锈果类病毒的SYBRGreen I荧光定量PCR引物;
(2)、进行引物筛选,并根据筛选出的引物在不同退火温度下进行PCR扩增以确认最适反应条件;
(3)、标准曲线的构建
依据步骤(2)所筛选出的引物,以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CP基因和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全基因组c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绘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4)、实验成立标准
每次实验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若阴性对照品无Ct值,且无规则扩增曲线,同时阳性对照品Ct值小于35.0,且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正常,则是实验成立;若阴性和阳性对照不满足上述条件,此次实验视为无效;
(5)、阴性与阳性判断标准
在实验成立的情况下,若待测样品的Ct值小于35.0,且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与阳性对照相似,则判断为阳性;待测样品无Ct值或者大于35并且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与阳性对照不同,则判断为阴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依据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P基因序列以及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确定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根据保守区域使用PrimerPremier 6软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
各病毒检测引物名称如下:
苹果茎沟病毒检测引物:上游引物:ASGV-F;下游引物:ASGV-R;
苹果茎痘病毒检测引物:上游引物:ASPV-F;下游引物:ASPV-R;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检测引物:上游引物:ACLSV-F;下游引物:ACLSV-R;
苹果锈果类病毒检测引物:上游引物:ASSVd-F;下游引物:ASSVd-R;
引物序列如下:
ASGV-F:5’CCACTTCTAGGCAGAACTCTTTGAACGA 3’;
ASGV-R:5’TGAAGAAATTCACGAGCCAAATCAGCAA 3’;
ASPV-F:5’GAGAGAGTAGCCAATGCCACGAGCAA 3’;
ASPV-R:5’CACCAAAATTCACAGCTTGGGTACC 3’;
ACLSV-F:5’TGAGAGGCTCTATTCACATCTTG 3’;
ACLSV-R:5’CAATTGGAATATCCCCTTCTGCGAT 3’;
ASSVd-F:5’TCGACGAAGGCCGGTGAGAAAGGAG 3’;
ASSVd-R:5’TTGTAGGCGAACCCACAGCGGAACT 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各个病毒的阳性对照为模板,使用不同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步骤,筛选出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为5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CR反应程序为:95℃2min;95℃30s,53-63℃30s,72℃30s,×40循环;72℃10min;4℃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使用ABI 7500 System荧光定量PCR仪,反应程序为:95℃5min;95℃5s,58℃15s,72℃20s,40个循环,72℃采集荧光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性对照选择RT-PCR检测为阳性的梨cDNA模板,阴性对照选择健康无病毒的梨cDNA模板;
若判定为阳性,则表明样品中含有待测病毒;若判定为阴性,则表明样品中不含有待测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9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