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0497.0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李同和;孙淑常;王京旭;尚永华;王鹏飞;李建峰;石滨;韩金平;孙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34 | 分类号: | C07D2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1,6‑己二胺与光气进行光气化反应,得到含有难分离组分A的1,6‑己二异氰酸酯,通过控制所述1,6‑己二异氰酸酯精馏使得其中的难分离组分A的含量≤60mg/kg,将上述精馏后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单体原料合成聚异氰酸酯时,可以使得聚异氰酸酯与现有产品比,具有浊度相对稳定的特性,在储存过程中的浊度变化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异氰酸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浊度相对稳定的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脂族或芳香族胺的气相光气化反应可以制备相应的异氰酸酯,可以特别有利的在气相中进行。但时常发生的问题是,无论什么原因,这些异氰酸酯是有浊度的或者在后来的改进步骤中发生不受欢迎的副反应,例如预聚合、形成缩二脲或三聚体,并且对所得到的聚异氰酸酯的浊度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浊度的原因和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而在直接的工艺产品或下游产品中不可避免的最终导致不受欢迎浊度变化的不是所有的在异氰酸酯中的杂质。
美国公开专利US5691440中描述了使用一系列羧酸季铵盐及三聚催化剂制备HDI三聚体的方法。专利提及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处理,说明反应物出现了凝胶颗粒或固体颗粒,此现象主要是由催化剂分散不理想引起。
中国公开专利CN101903360A中描述了一种使用与异氰酸酯不互溶的全氟辛烷作为稀释剂来解决控制反应热及改善产品质量的方法。专利所述使用5倍于异氰酸酯量的稀释剂,达到将催化剂于异氰酸酯保持相对较低浓度的目的,使反应引发阶段不发生以催化剂液滴为中心的局部快速聚合现象,形成凝胶或固体颗粒。但是其使用的稀释剂需要较频繁的回收步骤,并且在产品中也有残留,大大增加了规模放大的成本,实际应用型存在较大的限制。
美国公开专利US6107484A中描述了使用多氟化季鏻盐制备不对称三聚体含量较高的异氰酸酯低聚物的方法,专利中述及使用该种类型的催化剂在管式反应器中齐聚,产品中形成凝胶颗粒的倾向较低。而在实际中,这类凝胶颗粒由于其与产品是非均相的,必然会对产品的浊度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现今的聚异氰酸酯生产工艺中,更侧重的是如何降低聚异氰酸酯的浊度而忽略了聚异氰酸酯在储存过程中的浊度变化,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聚异氰酸酯的浊度会慢慢增大,对下游产品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可以通过过滤设备降低聚异氰酸酯中的浊度,但是也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解决现有聚异氰酸酯产品中浊度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浊度相对稳定的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制得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合成得到的聚异氰酸酯具有浊度相对稳定的特性。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1,6-己二胺与光气在反应区中进行光气化反应,获得1,6-己二异氰酸酯单体,将所述1,6-己二异氰酸酯单体进一步合成获得聚异氰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1,6-己二异氰酸酯单体中的难分离组分A的含量≤60mg/kg;所述难分离组分A的结构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所述1,6-己二异氰酸酯单体精馏处理使得其中的难分离组分A的含量≤40mg/kg,优选≤20mg/kg,更优选≤10mg/kg。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难分离组分A可以为1,1-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1,2-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1,3-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1,4-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1,5-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1,6-二氯代己基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丙二醇醚和丙二醇的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