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驱动装置以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7285.6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杉谷伸芳;久保爱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马德斯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8/36 | 分类号: | F16H4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装置 以及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能够使行星齿轮机构小型化,能够使驱动装置整体小型轻量化,能够缩小输出旋转转矩的输出轴向互为相反方向突出的前端间的尺寸,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外齿太阳齿轮(22、23)与输入轴(12)结合。行星轮架(28、29)具有与输入轴(12)同轴且在轴向上与行星齿轮(24、25)相邻、且与行星轮架(28、29)一体地旋转的外齿轮(32、33)。与行星轮架(28、29)啮合的齿圈(26、27)被旋转自如地支撑,通过差动机构(60)向互相相反的方向旋转。在中间轴(14、15)上固定与外齿轮(32、33)啮合的中间齿轮(34、35)、输入侧齿轮(42、43),在输出轴(16、17)上固定与输入侧齿轮(42、43)啮合的输出齿轮(44、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驱动装置以及电动汽车,详细的说,涉及分为两个路径传递旋转运动或动力(旋转转矩)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以及搭载该驱动装置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吸收车辆旋转时的左右车轮的内外轮差,使用差速机构。差速机构在150年以上就已经发明,但几乎没有机构性的变化。
图13是概念性地表示现有例1的一般差速机构90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3所示,在互相相反的一对差动大齿轮92、94上啮合多个(图13仅图示1个)差动小齿轮96。差动大齿轮92、94分别结合于输出轴93、95。另外,以与差动大齿轮92、94、输出轴93、95不干涉地进行旋转的方式配置齿圈98、固定于齿圈98的框部件99。差动小齿轮96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框部件99的销97支撑。
旋转运动或动力(旋转转矩)从齿圈98经过差动小齿轮96、差动大齿轮92、94、输出轴93、95向车轮传递。如图13(a)所示,若在一方差动大齿轮92以及输出轴93不旋转的状态下使齿圈98旋转,则差动小齿轮96以销97为中心进行旋转并移动,另一方差动大齿轮94以及输出轴95旋转。如图13(b)所示,若在差动小齿轮96不以销97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下使齿圈98旋转,则差动大齿轮92、94以及输出轴93、95向相同方向旋转。
近年来,车辆的电动化正在进展。例如,作为发动机将内燃机(引擎)与电动机(电机)并用的混动汽车主要以引擎为动力源,通过将由于利用将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再生制动减速而消耗的能量储存于电池中、且在起动时将储存于电池中的能量用于电机的驱动,构筑高效率的系统。另外,仅将电机作为动力源的电动车也加速了普及程度。因此,将电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单元的重要性增加,提出了将电机作为驱动源并具有差动机构的一体化的电动单元。
混动系统有并联方式与串联方式,但具有差动机构的电动单元在并联混动方式中,配置于后部且用于四轮驱动的情况多,在串联混动方式中,用作将来自发电机及电池的电能与电动汽车相同地直接向车轮传递的驱动单元。
例如,图14是在同轴配置的两个行星齿轮机构111a、111b之间配置有电机106的现有例2-1的驱动装置110a的说明图。如图14所示,两个行星齿轮机构111a、111b分别具备外齿太阳齿轮112a、112b、与外齿太阳齿轮112a、112b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114a、114b、形成有与行星齿轮114a、114b啮合的内齿的齿圈116、117、旋转自如地支撑多个行星齿轮114a、114b的行星轮架115a、115b。电机106的旋转轴108向两侧突出,结合于行星齿轮机构111a、111b的外齿太阳齿轮112a、112b。在旋转轴108上固定中间齿轮113,中间齿轮113与驱动输入齿轮130啮合,驱动输入齿轮130与驱动传动齿轮131啮合。向驱动传动齿轮131传递未图示的引擎的旋转。
齿圈116、117在各自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齿齿轮,至少通过一组的第一以及第二辅助齿轮部件118、119,以向互相相反方向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以及第二辅助齿轮部件118、119在各自轴的两端固定齿轮118a、118b;119a、119b,一个齿轮18a、19a与齿圈116、117的外齿齿轮啮合,另一齿轮18b、19b互相啮合,向互相相反方向旋转。旋转转矩从与行星轮架115a、115b结合的中心轴115s、115t通过等速万向节、传动轴向车轮102a、102b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马德斯特株式会社,未经伊马德斯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7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