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支承装置、卸载装置、装载装置和长条工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0156.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荫山计介;岛本和弥;八谷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崎马扎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B15/00;B23D33/00;B23D33/02;B23K37/04;B23Q3/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崔迎宾;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支承 装置 卸载 装载 长条 加工 | ||
本发明是在将长条工件沿着长边方向搬送时支承该长条工件的工件支承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轴部件,绕沿着所述长条工件的长边方向的轴旋转轴旋转;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具有支承辊,该支承辊绕位于与轴旋转轴正交的正交面内的辊旋转轴旋转且与长条工件接触地支承所述长条工件;进退机构,与这些对应地设置,且一端安装于这些至少一个支承部件,沿着规定的伸缩轴方向进退;以及连杆,一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至少一个支承部件且另一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轴部件而与所述轴部件一起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长条工件的工件支承装置、卸载装置、装载装置和长条工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向金属板等工件照射热能来进行非接触的热加工的装置,已知有使用激光、等离子体或者电子束等的加工装置。在这些加工装置中,例如在进行将具有棒状或者管状的形状的长条的工件切断或者将其一部分除去的加工的情况下,有时针对加工装置的加工区域设置搬入长条的工件的装载机构、和搬出经热加工后的工件的卸载机构。此时,要求装载机构以及卸载机构不损伤长条的工件且高精度地搬送以及支承工件。
作为这样的加工装置之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激光加工装置,该激光加工装置包括工件支承装置,该工件支承装置具备第1支承部件、第2支承部件和第3支承部件、对第1支承部件、第2支承部件和第3支承部件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高度调整单元、以及调整第1支承部件、第2支承部件和第3支承部件彼此的相对位置的位置调整单元,在第1支承部件、第2支承部件以及第3支承部件中,与应支承的工件接触的接触部形成为与相对于该工件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平行的线状或者带状,该工件支承装置配置成,第1支承部件以及第2支承部件的接触部夹着工件配置成大致V字状,并且第3支承部件的接触部分别被上述第1支承部件以及第2支承部件的接触部夹持且与上述第1支承部件以及第2支承部件的接触部交叉。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激光加工装置,无论被搬送的长条的工件是圆管或方管中的哪一种都能够对应,并且,即使在长条的工件的外径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3点支承长条的工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9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激光加工装置的工件支承装置构成为:第1~第3支承部件分别安装于壳体托架,并且通过将该壳体托架以能够改变角度的方式螺栓固定于壳体基座,能够调整这些支承部件相对于壳体基座的角度。但是,在工件的大小(尤其是外径)改变的情况下,如果想要改变第1~第3支承部件的安装角度,则需要对各个支承部件单独地通过手动作业来进行调整,因此,存在角度调整花费大量工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以及具备该工件支承装置的长条工件加工装置,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进行与长条工件接触的支承部件的位置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对长条工件进行支承的,包括:轴部件,绕沿着所述长条工件的长边方向的轴旋转轴旋转;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具有支承辊,该支承辊绕位于与轴旋转轴正交的正交面内的辊旋转轴旋转且与长条工件接触地支承所述长条工件;进退机构,一端安装于这些至少一个支承部件,沿着规定的伸缩轴方向进退;以及连杆,一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至少一个支承部件且另一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轴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提供一种卸载装置或者装载装置,将上述的工件支承装置以轴部件的旋转轴方向为同一方向的方式排列配置多个。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侧面,提供一种长条工件加工装置,具备以非接触方式对长条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以及上述卸载装置。此时,也可以还具备上述装载装置。
根据所述的发明,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进行与长条工件接触的支承部件的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代表性的一例的工件支承装置的长条工件加工装置的概要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崎马扎克公司,未经山崎马扎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