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车身和具有车身的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9368.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P·科特拉尔斯基;G·萨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5/02;B62D25/08;B62D25/20;B62D2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车身 具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车身(1)的机动车,该车身包括前端(17),底部结构(18),其连接到前端(17)上并且具有底板(10),在底板的两个纵向侧(LS1、LS2)上分别设置有门槛(5A、5B),该门槛从连接到前端(17)上的车身(1)A柱(2A、2B)延伸直至车身(1)的C柱(4),底板(10)的每个纵向侧(LS1、LS2)上的内部纵梁(6)和设置在前端(17)和底部结构(18)之间的端壁(12),其特征在于,每个门槛(5A、5B)包括内部C型材(11)和外部C型材(7),它们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法兰(11A、11B或7A、7B)重叠地设置并且与内部纵梁(6)连接、尤其是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身和一种具有车身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在设计这种机动车的车身时需要考虑许多方面、要求和法律。在此尤为重要的是机动车的碰撞安全性,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除了碰撞安全性外,车身的刚度、对行驶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乘坐舒适性和背景噪音等特性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其车身能够改善行驶动力学特性并且提高碰撞安全性。
所述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身和一种具有车身的机动车得以解决。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具有车身/白车身,其包括前端、底部结构和后端。底部结构连接到前端上并且具有底板,在底板的两个纵向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门槛,该门槛从连接到前端上的A柱延伸直至C柱。内部纵梁沿底部结构的底板的每个纵向侧延伸。此外,设置有端壁,其设置在前端和底部结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在此,每个门槛包括内部C型材和外部C型材,这些C型材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法兰重叠地设置并且与内部纵梁连接,焊接是该连接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
两个C型材的重叠法兰的特殊性使得可借助相同的连接技术将所有金属板固定在一起,从而底板不再沿Y方向焊接在纵梁上,而是沿Z方向焊接在内部C型材上。因此,底板法兰上的焊点承受剪切力,由此它们可吸收的载荷是迄今为止的连接的两倍。
Y方向和Z方向在此应理解为车身的坐标系的方向,其中,X方向相应于车身的纵轴线,但与机动车的行进方向相反。Y方向指向车辆右侧,Z方向指向上方,即指向车身的车顶方向。
为了说明,还应指出,内部C型材应理解为朝向车身内部区域的型材,而外部C型材设置在底部结构的外侧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内部C型材具有连接到第一型材法兰上的第一支腿,该第一支腿通过连接支腿与第二支腿连接,第二型材法兰连接到该第二支腿上。
在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与内部C型材的第二支腿连接,在此,作为连接技术仍特别优选焊接连接。由此得到前面已经说明的优点,即,底板不再沿Y方向固定、尤其是焊接到纵梁上,而是沿Z方向固定、尤其是焊接到内部C门槛上。
为了增强C型材和因此门槛,可在内部C型材和/或外部C型材中设置横向隔板和/或泡沫衬料。
此外,在外部C型材之外设有外部侧框型材,其固定在侧面纵梁上。
前端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优选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发动机支架,它们分别通过外部连接型材固定在相应门槛/A柱的指向前端的前部区域上。
在此,连接型材可在端壁下方侧向地沿Y方向延伸,发动机支架和外部连接型材形成90°的角度、优选大于90°的角度。
优选连接型材由两个金属板制成。
由此可有利地使载荷路径从发动机支架尽可能好地传递到双C型门槛并且均匀地传递在发动机支架和底板或门槛之间的Y和Z方向的偏移,从而能够尽可能宽地支撑发动机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