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3742.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丈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08F20/30;C08G18/62;C08L33/14;C08L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褚瑶杨;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控制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并且能够抑制裂纹的产生,加工性良好的相位差膜和制造方法。上述相位差膜由光学各向异性层构成,该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液晶性高分子以及交联性化合物和/或柔软性化合物,该液晶性高分子包含具有感光性基且能够形成液晶结构的侧链结构,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侧链结构。例如上述交联性化合物可以为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上述柔软性化合物可以为聚烷撑二醇。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8年8月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46198的优先权,通过参考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性良好的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位差膜是指使在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上振动的线性偏振光成分透过并对该双成分间赋予所需的相位差而赋予双折射性的膜。这样的相位差膜是为了扩大计算机或传真机等OA设备、移动电话或电子记事本以及液晶电视机或摄像机等各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角、或赋予防眩性、或提高对比度或亮度而不可欠缺的光学部件。
为了使用相位差膜适当地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光学补偿,需要三维地控制相位差膜中的折射率。但是,通常难以控制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由于入射至膜的光的延迟值的入射角依赖性,即使调整高分子膜的配置或作为相位差膜的参数,对于斜入射光,也无法得到所期望的特性。
作为控制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60204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对从喷嘴挤出的聚碳酸酯的杆棒进行切片而得到分子沿圆板法线方向取向的圆板,进一步对该圆板进行单轴拉伸,能够控制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57911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在树脂膜的单面或两面粘接层积收缩性膜并接着进行加热拉伸而赋予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收缩力,能够控制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本发明人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64925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通过线性偏振光性的光照射而引起双折射的材料制造Nz系数小于1的相位差膜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06018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通过线性偏振光性的光照射而引起双折射的材料制造Nz系数为1以上的相位差膜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60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57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64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06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广泛用作移动电话的显示装置,在这样的移动电话用途中,强烈要求降低所使用的光学膜的膜厚。
在专利文献1的相位差膜中,通过对杆棒进行切片而进行制造,因此在作为大画面用途使用的情况下,不仅难以大面积化,而且难以制造在移动电话用途中所要求的薄型的相位差膜。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双折射性膜中,利用了使用收缩性膜的收缩力,因此相位差或取向轴容易产生偏差,未记载使用数μm左右的薄型的树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3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