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DNA、特别是细胞游离DNA的表观遗传学分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7895.0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P.A.阿伦斯多夫;D.斯帕克;C.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基因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6 | 分类号: | C07H19/06;C12P19/18;C12Q1/6806;C12N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易方方;张文辉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dna 特别是 细胞 游离 表观 遗传学 分析 方法 | ||
提供了用于使用有机硼烷将细胞游离DNA中的氧化的5‑甲基胞嘧啶残基转化为二氢尿嘧啶(DHU)残基的细胞游离DNA的表观遗传学分析方法。使细胞游离DNA与有机硼烷接触,所述有机硼烷经选择以成功地引起氧化的5‑甲基胞嘧啶残基(例如5‑羧甲基胞嘧啶和5‑甲酰基胞嘧啶)的还原、脱氨基和脱羧基,从而代替其产生DHU残基。扩增后,对经处理的细胞游离DNA进行测序,DHU残基读取为胸腺嘧啶残基。还提供了反应混合物、试剂盒和另外的方法,以及用于DNA(包括细胞游离DNA)的表观遗传学分析的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生物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细胞游离DNA的表观遗传学分析。本发明的发现可用于基因组学、医学、诊断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表观遗传学领域要求检测某些DNA修饰,特别是经修饰的胞嘧啶残基5-甲基胞嘧啶(5mC)及其主要氧化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mC):
最初,研究人员专注于5mC,因为直到后来5hmC才被鉴定为潜在的重要修饰。为了在单碱基分辨率下区分未经修饰的胞嘧啶残基和5mC残基,DNA表观遗传学分析通常需要使用亚硫酸氢盐试剂,只要亚硫酸氢盐通过方案1的方法迅速将胞嘧啶残基转化为二氢尿嘧啶残基。
方案1:
然而如方案2所示,在5mC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常低的转化率。
方案2:
然而,在单碱基分辨率分辨率测序中使用亚硫酸氢盐有两个严重的缺点。首先,亚硫酸氢盐导致DNA显著降解,高达90%或更高。这妨碍了使用非常少量的DNA来实施该技术,例如在细胞游离DNA的情况下,因为细胞游离DNA每mL血浆通常仅包含几纳克DNA。第二,亚硫酸氢盐方法假定胞嘧啶完全转化为胸腺嘧啶,使亚硫酸氢盐过程容易出现假阳性,甚至1%的非转化率也导致10%-15%或更高的假阳性读数。依赖于完全转化还导致引物设计困难、测序读取的低定位速率及测序成本的总体增加。
随着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另一种DNA修饰5hmC的检测被证明潜在地与5mC的检测一样重要。虽然5mC修饰通常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内,但是天然5hmC残基倾向于出现在其他位置。此外,根据组织类型,5hMC的发生频率比5mC的发生频率要低得多,比率通常为约10:1(参见Nestor等(2012)Genome Biology 13:R84),其中5mC代表所有DNA碱基的约1%。尽管已经确定5hmC参与多种过程,包括转录、DNA脱甲基化,和在5hmC模式异常的情况下参与肿瘤发生,但是5hmC的分子功能才开始被了解。参见Tahiliani等(2009)Science 324(5929):930-035(2009);Guo等(2011)Cell 145:423-434;Wu等(2011)GenesDevelopment25:679-684;Ko等(2010)Nature468:839-843;和Robertson等(2011)Biochem.Biophys.Res.Comm.411(1):40-3。还已知5hmC是稳定的DNA修饰,是由5mC通过10-11易位(TET)酶(例如TET1)催化氧化而形成的。
亚硫酸氢盐测序不能区分5mC和5hmC,因此,需要用于单独检测5mC和5hmC残基的其他方法。如上所述,5hmC的出现通常远低于5mC,因此,相对于所有经鉴定的5hmC残基的比例以及高选择性,用于检测5hmC的任何方法都需要表现出高效率,意味着基本上所有鉴定为5hmC的残基实际上应该是5hmC残基。已报道了数种用于检测DNA中5hmC的方法,这些方法涉及用T4噬菌体酶、β-葡萄糖基转移酶(β-GT)进行糖基化,因为该酶选择性修饰5hmC而不修饰5mC,如方案3所示:
方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基因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基因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7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