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5703.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0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R·林巴舍尔;A·布尔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2 | 分类号: | B60W30/12;B60W50/14;B60W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机动车 保持 辅助 设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2)的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步骤S1);b)如果确定了用于操控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以触发转向干预的触发信号:则检查,是否满足用于启动对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的操控以触发转向干预的至少一个可预定的启动标准(步骤S8、S9);和c)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了,满足所述用于启动对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的操控的至少一个可预定的启动标准:则启动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的操控以触发转向干预(步骤S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2)的车迹保持辅助设备(10)的相应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车迹保持/车道保持/防偏驶辅助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打开/接通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的步骤。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迹保持辅助设备以及与车迹保持辅助设备耦合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理解为一种驾驶员辅助系统,其被设计为用于,在车辆在车道标志线上行驶时或者说跨越车道标志线之前不久时执行转向干预。不应将车迹保持辅助设备理解为被设计为例如在自主行驶的车辆中所期望的、用于将车辆保持在车行道的中间的驾驶员辅助设备。
当前的车迹保持辅助系统通过主动转向干预来辅助驾驶员,以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转向干预防止跨越车道线标志。在具有非常晚的转向干预的功能类型中,也就是说,在车辆随着车轮跨越车道标志线之前不久,系统具有带有辅助的警告功能的特征。这种功能类型的目的是,特别是当无意地偏离车道时,防止由于脱离车行道而引起的事故。如今,这些功能的功能哲学这样定义,使得在所有朝着所识别的车道标志线行驶的行驶动作中自动地调节主动转向干预,所述主动转向干预一方面警告驾驶员(唤醒!)并且同时使车辆回到车道中间的方向。
为了使驾驶员能够在不干扰转向干预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跨越标线,通常存储有某些阻止标准(警告抑制)。这例如是:
-驾驶员已经在他跨越车道标志线的侧上打开方向指示灯,也就是说,在有意识地改变机动车道时进行警告抑制;
-在窄弯道的情况下驾驶员有意识地自己向弯道内侧转向,也就是说,进行警告抑制以用于实现“切入弯道”;
-驾驶员跟着较慢的前方车辆行驶并且在不使用方向指示灯的情况下开始超车过程,也就是说在不使用方向指示灯的超车过程中进行警告抑制等等。
这种在几乎所有的行驶动作中随着驶向车道标志线来进行主动干预的干预哲学具有的优点是,可靠且可再现地进行警告干预。另一方面,目前已经设有大量的特殊情况、即阻止标准,这是因为否则可能会发生过多的不期望的和干扰性的转向干预。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哲学仍进行非常频繁的干预,这大多时候是因为驾驶员例如在动态行驶方式中、在弯曲路段中、在有意识地在前方车辆后面偏移行驶时等情况下没有足够精确地在车道中间行驶。
由于这样经常出现主动转向干预会经常使得驾驶员很快变迟钝并且甚至心情烦躁,因此驾驶员切断系统或者至少不再将该干预视为警告。
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嵌入多个另外的警告抑制标准以减少不期望的干预的数量。然而,这仍具有如下缺点,即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在存在无意的车道偏离的情况下会明显变差。
在此情况下,由文献EP 2 620 314 A1已知了一种用于监控车辆的运行并且用于警告驾驶员的设备和一种方法。车辆包括用于警告驾驶员注意偏离车道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其中,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干预适配于未来的行驶状态和所检测到的驾驶员注意力。该理念的核心是,定义指标,如疲劳程度、危急程度、注意力以及行驶状态并且根据这些指标值选择性地调整驾驶员辅助系统进行警告的方式和方法。所述调整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驾驶员辅助系统“更早地”、“更频繁地”、“更全面地”或者“以提高的可察觉性”进行干预或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5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