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旋翼自动伸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4861.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8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东;孔庆锋;韦泽昌;黄瑛杰;蔡统国;冯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32;B64C1/3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动 伸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旋翼自动伸展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呈上下对称且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在下安装板的上方,在下安装板的向外伸出有多段机臂,在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向外且沿段机臂伸出方向伸出有多个可收缩的旋翼伸展组件,在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缝隙中固定连接有飞行控制器,在所述旋翼伸展组件的自由端部的上表面向上分别配置有旋翼,且旋翼伸展组件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旋翼的固定端传动连接,在所述下安装板的外侧下方且在机臂的端部向下分别配置有支撑脚架。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控制旋翼的收缩和伸展,可大大地减小无人机的存储空间,提高无人机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旋翼自动伸展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其主要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以便达到飞行的目的,由于无人机与载人飞机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强的优点,故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机的研制工作。无人机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垂直起飞,回收时,可自动着陆,可反复使用,其中,植保无人机广泛用于农药喷洒、授粉、播种等农业相关任务。然而,传统无人机大多采用了整体式的结构,占用空间很大,尤其对于机臂,向四面八方伸展,并且机臂的长度不可调节,不利于无人机体积的小型化设计,从而给用户携带及收纳时造成不便,为此,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在保存和运送飞机时需要较大的体积和空间,若无人机降落后能将机臂进行缩短,将极大节省存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旋翼自动伸展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控制旋翼的收缩和伸展,可大大地减小无人机的存储空间,提高无人机的便携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旋翼自动伸展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呈上下对称且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在下安装板的上方,在下安装板的向外伸出有多段机臂,在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向外且沿段机臂伸出方向伸出有多个可收缩的旋翼伸展组件,该旋翼伸展组件的固定端部固定在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缝隙中,在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缝隙中固定连接有飞行控制器,所述旋翼伸展组件的自由端部从下安装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缝隙中向外且沿机臂的端部滑动伸出,在所述旋翼伸展组件的自由端部的上表面向上分别配置有旋翼,且旋翼伸展组件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旋翼的固定端传动连接,在所述下安装板的外侧下方且在机臂的端部向下分别配置有支撑脚架,所述飞行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旋翼伸展组件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旋翼伸展组件的固定端部与所述机臂的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检测电路,所述限位检测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翼伸展组件包括直线电机、旋翼驱动轴、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编码电路,所述飞行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翼驱动轴的固定端传动连接,该旋翼驱动轴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旋翼的固定端传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输出轴的端部与机臂的端部接近平齐,使旋翼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旋翼驱动轴上作伸缩动作,在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所述电机编码电路,该电机编码电路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限位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机编码电路包括电机编码器、光耦隔离器、反相驱动器和锁存计数器,在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所述电机编码器,该电机编码器的检测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光耦隔离器、反相驱动器和锁存计数器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进行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靠近直线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且位于机臂的端部上表面。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所述旋翼驱动轴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30cm-7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4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模具的清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刨膜机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