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7830.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B64C9/20;B64C1/38;B64C1/00;B64D2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高速 无人 运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舱、航电系统与设备舱、燃油控制系统和发动机,机翼后缘内侧设置有增升襟翼,外侧设置有襟副翼,襟副翼前端设置有扰流板,机身包括机头、货舱段与机尾三部分,机头与货舱段铰接,发动机通过挂架安装在机翼下方,且位于内侧机翼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起落架舱、航电系统与设备舱、燃油控制系统位于机身与机翼连接处的整流区内,本实用新型实现高原运输的无人化,降低高原物资运输的经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
背景技术
当前投入使用的无人机通常用于军事侦察或对地攻击,尚未出现用于运输,特别是适用于高原运输的无人机。我国领土面积的1/3为海拔1500m以上的高原地区,物资运输极为不便,国防部队与物流公司均需一款适用于高原地区的无人运输机。
市场可提供的无人机,装载能力太小,不适于高原运输。当前中小型运输机,大多数采用螺旋桨发动机,速度不大于0.6Ma,且无法满足高原机场起降的需要,因此很难将其改型设计为无人运输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目的在于实现高原运输的无人化,降低高原物资运输的经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舱(11)、航电系统与设备舱(12)、燃油控制系统(8)和发动机(3),所述的机翼包括内侧机翼(1)和外侧机翼(2),所述的内侧机翼(1)后缘设置有增升襟翼(4),外侧机翼(2)后缘设置有襟副翼(5),所述的襟副翼(5)前端设置有扰流板(6),所述的机身包括机头(7)、货舱段(10)与机尾三部分,所述的机头(7)与货舱段(10)铰接,所述的货舱段(10)内部设置有抽拉式货桥(9),发动机(3)通过挂架安装在内侧机翼(1)下方,且位于内侧机翼(1)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所述的起落架舱(11)、航电系统与设备舱(12)、燃油控制系统(8)位于机身与机翼连接处的整流区内。
所述的尾翼为T形尾翼构型,T形尾翼的平尾(13)尾容量不小于0.66,垂尾(14)尾容量不小于0.06。
所述的机翼展弦比不小于8.5,机翼前缘后掠角不大于26°。
所述的内侧机翼(1)为菱形,外侧机翼(2)梯形翼,内外侧机翼面积比为7:3。
所述的增升襟翼(4)为下吹式两缝富勒增升襟翼。
所述的发动机推重比为0.44。
所述的机翼的翼载荷不大于396kg/m2。
所述的机身的货舱段(10)剖面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高原高速无人运输机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运输机巡航速度达到0.7Ma,较中小型螺旋桨运输机速度提高提高了27%~65%。
(2)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运输机物资运送能力较高,最大装载为5t,航程大于2500km。
(3)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可在海拔5500m的高原机场安全起降,且起降场域性相当于常规运输机。
(4)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构型为HWB气动布局,采用翼身融合技术,有效增大货舱空间,减小浸湿面积,巡航升阻比不小于17.5。
(5)机头可向右开启1200,装卸货物通过机头与机身分离面。抽拉式货桥安装于货仓地板底部,机身尾段上翘角较小,有利于减小气动阻力。
(6)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技术,减少部件数量,有利于减轻结构质量,提高飞行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调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合酶链式反应用样本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