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5375.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荣;王麒钢;欧阳清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C21/08 | 分类号: | A47C21/08;A47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旁防坠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包括床板、支撑柱、防坠板和转动杆,所述床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块以平行的形式固定连接在限位杆的内部,所述两个限位块的内部均卡接有防坠板。该床旁防坠组合结构,经限位杆、防坠板和限位块的设置,使用时防坠板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杆允许的范围内移动,从而起到了充分固定装置的作用,经旋转齿轮、防坠板和卡齿的搭配设置,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而带动旋转齿轮转动,继而通过卡齿使防坠板转动,从而起到了转出防坠板的作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防坠板收纳置床板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边防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病床构造简单,一般仅为一张普通的床,针对幼儿患者或老年人患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这种普通的病床极易使其从床上跌落下来,对患者造成伤害。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目前医院的病床在普通病床的基础上,在床的左右两侧增加固定式结构护栏,为了便于患者上下,护栏的两端往往不封闭而设有缺口,这种病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护作用,但是依然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包括床板、支撑柱、防坠板和转动杆,所述床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块以平行的形式固定连接在限位杆的内部,所述两个限位块的内部均卡接有防坠板,所述防坠板上表面的一侧卡设有卡齿,所述卡齿的表面啮合有旋转齿轮。
可选的,所述固定箱外表面的两侧通过阻尼转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旋转齿轮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外表面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枕。
可选的,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旁防坠组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床旁防坠组合结构,经限位杆、防坠板和限位块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防坠板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杆允许的范围内移动,从而起到了充分固定装置的作用,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经旋转齿轮、防坠板、转动杆和卡齿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而带动旋转齿轮转动,继而通过卡齿使防坠板转动,从而起到了转出防坠板的作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防坠板收纳置床板内,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支撑柱;3、防坠板;4、转动杆;5、固定箱;6、限位杆;7、限位块;8、卡齿;9、旋转齿轮;10、底板;11、连接槽;12、绑带;13、卡接块;14、防滑垫;15、固定枕;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5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