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MOS毫米波串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1512.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0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格亮;廖春连;陈明辉;王旭东;魏伟;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mos 毫米波 串联 对称 单刀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MOS毫米波串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开关由四个NMOS晶体管、四个片上电阻器、三个片上电感器、射频发射端口、射频接收端口、天线端口、收发选择控制端口和接地端口组成,其中,TX支路采用一个NMOS晶体管和两个片上电感组成的单串联结构,RX支路采用三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片上电感组成的串联‑并联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TX支路的损耗、提升TX支路的线性度有利于TX通道的功率传输,可用于毫米波超宽带相控阵系统前端,实现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收发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CMOS毫米波串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电路通常分为接收支路(即RX支路)和发射支路(即TX支路),它们通过时分方式共享同一个天线。当发射支路被使能时,被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当接收支路被使能,天线接收来的微弱信号进入到低噪声放大器被放大。
通常,衡量开关的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隔离度、匹配和线性度等。CMOS开关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和匹配性能可以直接通过S参数来衡量。虽然设计开关时需要同时兼顾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但受设计工艺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是一对矛盾的指标,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的极限目标,所以设计中需要进行两者性能的折中。自串联、并联结构作为CMOS开关的基本单元被提出以后,根据不同的应用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结构,包括:
1)并联对称结构的CMOS开关电路,由Jin He, Yong-Zhong Xiong, Yue PingZhang在TMTT 2012,第3113-3119页中的“Analysis and Design of 60-GHz SPDT Switchin 130-nm CMOS”中提出。该CMOS开关收发支路都由靠近收发端口的并联NMOS晶体管和串联电感组成,由于信号通路上仅有电感和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因此可以获得较小的插入损耗,但并联晶体管的使用限制了开关的线性度。
2)申请号为CN20151061088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CMOS开关电路。该开关以串联-并联晶体管作为基本单元采用镜像对称的结构,实现了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的良好折中,端口匹配通过靠近端口的的串联电感实现。但该专利中没有给出指出该结构的线性性能。
3)申请号为CN20171139194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射频收发切换的单刀双掷开关。该开关具有一定的增益,但是增益是以功耗为代价的。此外,有源结构与无源结构相比在匹配和线性度方面都有天然的劣势。
4)申请号为CN20142083648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波段单刀双掷开关,其利用晶体管、电阻和电容实现了P波段专用设计,因此,该结构的开关不适用于高频特别是毫米波频段工作。
5)申请号为CN20172085994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DC-20GHz吸收式单刀双掷开关,其采用了多级串联-并联级联的方案,收发支路镜像对称。多级级联有利于隔离度和端口匹配设计,但是正如该专利中所提到的那样,多级级联需要在插入损耗和隔离度之间进行折中,甚至需要进一步考虑线性度。另外,当开关靠近天线端用于接收和发射通道的切换时,由于接收通道更关注噪声性能,发射通道更关心输出功率,此时,收发支路采用相同的结构往往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CMOS工艺和毫米波超宽带的条件下,无法同时兼顾接收通道低噪声和发射通道高线性的设计要求,从而制约了整个相控阵系统的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CMOS毫米波串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其收发支路具有差异,为一种非对称的电路结构,能够满足收发通道对开关收发支路具有不同要求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1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