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0417.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樊禹;郑林闯;郭永杰;高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2 | 分类号: | B60K17/22;B60K17/344;B62D21/00;B60G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获 行走 机械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包括行走机架,所述行走机架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前轮行走系统,所述前轮行走系统的顶部设置有万向传动轴,所述万向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行走分动箱,所述行走分动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传动杆,所述行走机架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设有前轮行走系统与滑动板,能够解决了收获机在松软土质和半沙土地容易陷车的问题以及上大坡度的路动力不走的问题,并且能实现同样功率的发动机在慢速行驶时功率分配更合理,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了车子的损坏,提高了使用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农作物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收获,收获机行走以前驱动两轮驱动为主要方式,但在松软土质和半沙土地,两驱收获容易陷车,上大坡度的路动力也不足。
机械四驱有少数,是按汽车的四驱方式把行走变速箱布置在底盘中间,前后桥的减速比及差速比一致,轮胎规格也一致,但这种方式不适合收获机,收获机因为有收获台,前轮负荷重,以前轮采用大轮驱动,后轮采用小轮只转向不驱动方式为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具备能实现同样功率的发动机在慢速行驶时功率分配更合理优点,解决了前轮负荷重,以前轮采用大轮驱动,后轮采用小轮只转向不驱动方式为主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包括行走机架,所述行走机架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前轮行走系统,所述前轮行走系统的顶部设置有万向传动轴,所述万向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行走分动箱,所述行走分动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传动杆,所述行走机架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万向传动杆,所述行走机架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第一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所述行走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万向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万向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二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架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行走机架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后轮行走系统,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箱,所述行走机架的一侧与缓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的一侧贯穿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内部设置有防撞垫。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缓冲箱内壁的顶部与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为两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获机行走用机械四驱驱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0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四位一体悬胆折流式预热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