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431.4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丰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29 | 分类号: | B60N2/8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汽车 高度 调节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包括头枕以及固定在所述头枕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座椅的连接处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将连接架分别设为用于无级调节的连接杆,和用于定位的连接杆,利用螺套筒与凸螺纹的螺纹传动关系,来控制头枕的上下调节,由于凸螺纹凸出于第一连接杆,不会破坏第一连接杆的强度,且能更加精细的调节高度,转动夹持套筒,其内壁的挤压块会逐渐朝较大一端移动,对夹持弧板进行挤压,使挤压块夹持住连接杆,本结构能够对两个连接杆进行固定,从而保证连接架的稳定,不会晃动,且固定方式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属于国家汽车整车强制认证检测项目中的一项,从材质、强度、吸能性、位置和大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的国家标准中,只是对轿车前排座椅配置汽车头枕进行了规定,而后排座是否配置汽车头枕并没有强制规定,国外如欧盟的汽车强制标准也没有对后排座汽车头枕强制规定这一项,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现有的汽车头枕大都是在插轴上间隔的开设槽,使头枕能够分段调节距离,但是间隔的距离有限制,并不一定能够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且开槽还会影响插轴的强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汽车头枕高度调节的连接结构,包括头枕以及固定在头枕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座椅的连接处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旋定位座和夹持定位座,所述第一连接杆插接固定在螺旋定位座内,所述螺旋定位座包括第一支座和螺套筒,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安装在座椅的顶部,所述螺套筒插接固定在第一支座内,所述螺套筒转动安装在第一支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于第一支座、螺套筒的内部,所述螺套筒与第一连接杆螺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插接固定在夹持定位座内,所述夹持定位座包括第二支座、夹持套筒和夹持弧板,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安装在座椅的顶部,所述夹持套筒转动安装在第二支座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安装在第二支座和夹持套筒内,所述夹持弧板数量为三个,且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夹持套筒内,所述夹持套筒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套筒转动在夹持弧板外部,以使夹持弧板挤压固定第二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固设有凸螺纹,所述凸螺纹为间断式分布在第一连接杆的外壁,每段所述凸螺纹的弧长为π/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螺套筒安装在圆形凹槽内,且螺套筒与第一支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螺套筒与第一支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设有圆形凸台,所述夹持套筒套设在圆形凸台的外部,且夹持套筒与第二支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夹持套筒与第二支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套筒的外壁上固设有六个防滑肋条,所述防滑肋条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弧板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弧板,所述夹持弧板直径较大的一端固设有转轴,所述夹持弧板通过转轴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套筒的内侧壁上固设有三个挤压块,且三个挤压块均匀分布,所述夹持弧板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套筒的间隙小于挤压块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丰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丰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钢板转运小车
- 下一篇:一种RGV小车复合升降机构的多轴同步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