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730.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谢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剑嘉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2D57/02;B64C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陆空 两栖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本体、机翼、底座,机器人本体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上方,机翼配合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方,机器人本体包括伸缩箱、收纳腔,机翼设有伸缩杆、转块、弹簧,底座包括转轴、行走轮、支撑块、吸盘,行走轮为四驱式且表面嵌设有防滑纹,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落地后,通过伸缩箱带动伸缩杆收回,使得机翼收回收纳腔内部,避免机翼于外界的杂物缠绕,以免影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正常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
背景技术
陆空两栖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安防和军事领域,其主要用于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侦察、反恐、排爆等危险作,因此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有着巨大应用前景。
但是现有的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在落地后机翼无法收起,导致在陆地上行走时容易出现阻碍,影响正常的运行,且在湿滑的陆地上容易打滑,难以前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在落地后机翼无法收起,导致在陆地上行走时容易出现阻碍,影响正常的运行,且在湿滑的陆地上容易打滑,难以前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本体、机翼、底座,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上方,所述机翼配合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方。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伸缩箱、收纳腔,所述伸缩箱嵌固于机器人本体内底部,所述收纳腔嵌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机翼设有伸缩杆、转块、弹簧,所述伸缩杆置于机翼内侧且通过间隙连接于伸缩箱内部,所述转块通过螺栓连接于伸缩杆四周,所述弹簧通过焊接连接于伸缩杆与机翼之间。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底座包括转轴、行走轮、支撑块、吸盘,所述转轴通过螺栓连接于底座四角,所述行走轮配合安装于转轴四周,所述支撑块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底部,所述吸盘设于支撑块底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行走轮为四驱式且表面嵌设有防滑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落地后,通过伸缩箱带动伸缩杆收回,使得机翼收回收纳腔内部,避免机翼于外界的杂物缠绕,以免影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正常的运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四驱式的行走轮,使得四个行走轮的动力充足,使得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在不平整的陆地上也能够正常行驶,且吸盘能够避免其翻倒;
3.本实用新型行走轮的表面安装有防滑纹,以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在湿滑的陆地上出现打滑。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式陆空两栖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本体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走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器人本体1、机翼2、底座3、伸缩箱m、收纳腔n、伸缩杆a、转块a1、弹簧a2、转轴b、行走轮b1、支撑块b2、吸盘b3、防滑纹s。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剑嘉,未经谢剑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