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速切换能力的高压电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012.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罗万里;刘湘;王正云;王琦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G01R1/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邱岳阳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速 切换 能力 高压 电子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速切换能力的高压电子开关,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MOS管,串联形成的链路中,前一个MOS管的S极连接其相邻的下一个MOS管的D极,任意两个MOS管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S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D极,每一个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并联有固定电阻,各个MOS管所并联的固定电阻的阻值相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负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速切换能力的高压电子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发电机负载测试中,对电回路的开关控制采用适应大电流高电压的固态电子开关实现,但固态电子开关的切换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特殊情况下的高速开关要求,而现有的开关功率器件虽能达到所需的切换速度,但其耐压等级又达不到这个级别,因而待需研发一种具有高速切换能力的高压电子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使电子开关兼具耐高压和高速切换能力。
为此,提供一种具有高速切换能力的高压电子开关,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MOS管,串联形成的链路中,前一个MOS管的S极连接其相邻的下一个MOS管的D极,任意两个MOS管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S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D极,每一个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并联有固定电阻,各个MOS管所并联的固定电阻的阻值相同。
进一步地,每一个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并联有压敏电阻。
进一步地,每一个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并联有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具体是N沟道MOS管。
进一步地,各个MOS管的G极共同连接至同一条驱动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线路具体是光纤。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MOS管进行同步关断,使高压电子开关具有高速切换能力,通过将多个MOS管串联且使每个MOS管均并联固定电阻R,实现高压电子开关中各级MOS管的均匀分压,从而提升整体耐压等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电子开关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高压电子开关如图1所示,其主体由多个N沟道MOS管依次串联而成,串联形成的链路中,前一个MOS管的S极连接其相邻的下一个MOS管的D极。为防止MOS管反接导致开关损坏,在任意两个MOS管之间均串联有一个二极管D,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S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这两个MOS管中的D极。
每一个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依次并联有电容C、固定电阻R和压敏电阻VDR,其中各个MOS管所并联的固定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容C用于吸收MOS管的开关瞬间的峰值能量,固定电阻R用于实现各个MOS管的均压,压敏电阻VDR用于防止MOS管关断时线上感应电动势过大导致烧管。
发电机负载测试中,将上述高压电子开关、发电机和测试负载三者串联形成回路,用同一条驱动线路(如光纤)分别连接各个MOS管的G极,从而分别驱动各个MOS管同步进行关断或开启,实现对电回路的开关控制。
本实施例采用MOS管进行同步关断,使高压电子开关具有高速切换能力,通过将多个MOS管串联且使每个MOS管均并联固定电阻R,实现高压电子开关中各级MOS管的均匀分压,从而提升整体耐压等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