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蠕动类多步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7306.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方;王轶睿;张军;王昕远;师国伟;朱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6 | 分类号: | B25J9/06;B25J9/12;B25J9/1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步态 机器人 | ||
1.一种蠕动类多步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头部模块、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的三自由度连接关节和运动模块,其中一个三自由度连接关节两端分别与该头部模块和运动模块连接,其余三自由度连接关节两端分别与两个运动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头部模块包括头部透明壳、头部电路单元、头部摩擦制动单元、头部前壳体、头部电机支架、头部后壳体和头部底壳;所述头部摩擦制动单元通过头部电机支架和头部后壳体相连接,所述头部透明壳、头部前壳体、头部后壳体与头部底壳相连接;所述头部电路单元直接放置于头部透明壳与头部前壳体中;
所述运动模块包括伸缩单元、前壳体、电机支架、后壳体、底壳、摩擦制动单元和电池二;所述伸缩单元、摩擦制动单元通过底壳相互连接,所述电机支架嵌入前壳体中,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相连接,后壳体与底壳相连接,电池二固定连接在摩擦制动单元中;
所述三自由度连接关节包括U型舵机支架I,U型舵机支架II,U型舵机支架III,十字舵机支架,俯仰舵机,偏航舵机,回转舵机,金属舵盘;其中俯仰舵机通过U型舵机支架III与头部底壳或底壳固定连接,偏航舵机通过十字舵机支架与俯仰舵机固定连接,并通过U型舵机支架II与回转舵机固定连接,回转舵机通过U型舵机支架I与后一运动模块的滑动内壳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蠕动类多步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电路单元包括:摄像头、控制板I、控制板II、红外传感器、蓝牙模块、电池一;其中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固定于头部模块前端位于头部前壳体中,控制板I、控制板II、蓝牙模块固定于头部模块中部位于头部前壳体,两个电池一沿壳体轴线对称固定连接在控制板I和控制板II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蠕动类多步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制动单元包括:摩擦制动单元直流减速电机、螺线盘、滚子、摩擦板、制动板和铰链连接杆;其中摩擦板和制动板通过铰链连接杆构成铰链连接,制动板直接嵌入在底壳的矩形槽中构成滑动约束,滚子一端插入固定在制动板上的圆孔中,另一端嵌入在螺线盘的螺线形槽中,该螺线盘的凸台位于底壳上的圆孔中构成转动约束,螺线盘的中心孔与摩擦制动单元直流减速电机的转动轴共轴并固连,摩擦制动单元直流减速电机嵌入电机支架的电机槽中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蠕动类多步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丝杆I、丝杆II、丝杆螺母I、丝杆螺母II、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I、滑动内壳;其中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I嵌入电机支架的电机槽中固定,丝杆I、丝杆II通过一端圆孔分别与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伸缩单元直流减速电机II的转动轴过盈配合固定,丝杆螺母I、丝杆螺母II通过内侧螺纹分别与丝杆I、丝杆II外螺纹啮合连接,并与滑动内壳固定连接,滑动内壳嵌于前壳体内部的滑动槽中构成滑动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73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画笔生产用笔头与笔杆自动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平口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