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横梁结构、边框及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044.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4;H01M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维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11 | 代理人: | 辛自强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结构 边框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横梁结构、边框及下壳体,由于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安装面,且两个以上第一安装面从第二端至第一端间隔设置,因此,每个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第二安装面连接时,前横梁本体均能与底板结构密封配合,如此,为前横梁本体与底板结构之间实现双层以上的连接密封提供基础。又由于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有效避免了因其中一组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的连接结构发生破损而导致整个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连接均失效,如此,使得底板结构与横梁结构之间实现双层以上的连接密封,提高下壳体的气密性,从而保证电池模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横梁结构、边框及下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技术,形成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在于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决定整车性能。
电池模组主要安装在下壳体内,因此,下壳体的结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传统的下壳体主要包括边框结构与底板结构,其中,边框结构则由前横梁、纵梁及后横梁连接形成。
传统下壳体组装过程中,通常采用连接结构,将底板结构分别安装在前横梁、纵梁及后横梁上。然而,这样获得的下壳体,一旦底板结构与前横梁之间的连接处发生破损时,很容易导致下壳体的气密性失效,从而严重影响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前横梁结构、边框及下壳体,使得底板结构与横梁结构之间实现双层以上的连接,提高下壳体的气密性,保证电池模组安全、稳定运行。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横梁结构,包括:前横梁本体;与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装设在所述前横梁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前横梁本体,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安装面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安装面用于安装底板结构上的第二安装面。
上述的前横梁结构,通过第一安装座,使得底板结构与前横梁本体连接。由于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安装面,且两个以上第一安装面从第二端至第一端间隔设置,因此,每个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第二安装面连接时,前横梁本体均能与底板结构密封配合,如此,为前横梁本体与底板结构之间实现双层以上的连接密封提供基础。又由于相邻两个第一安装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有效避免了因其中一组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的连接结构发生破损而导致整个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连接均失效,如此,使得底板结构与横梁结构之间实现双层以上的连接密封,提高下壳体的气密性,从而保证电池模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第一安装座上设置两个以上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面,增加底板结构与前横梁本体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底板结构与前横梁本体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提高下壳体整体结构强度。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面的高度h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胶槽,所述第一胶槽用于灌入胶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止口,所述止口用于与纵梁上的第二安装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形成所述止口,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主轴自清洗装置的卧式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溴化环氧树脂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