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频直缝焊管去除外毛刺的刮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5697.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贾熙;杨明秦;孔维国;朱斌燕;程军辉;冯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23Q1/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频 直缝焊管去 除外 毛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直缝焊管去除外毛刺的刮料装置,属于直缝焊管外毛刺去除工装的技术领域,包括刀架体、切削刀、辊轮以及固定组件;刀架体的一端与转动轴铰接,且位于焊缝的正上方;切削刀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且一端伸出所述刀架体的底端并用于与焊管的外壁贴合;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辊轮与所述刀架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切削刀的一侧,并用于与焊管的外壁接触;所述辊轮上开设有用于焊管上的焊缝通过的避让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刀架体、切削刀、辊轮以及固定组件的配合,在对焊缝的外毛刺切除过程中,能够根据焊管圆度的变化、调整切削刀与焊管外壁之间的距离,减少切削刀刮伤焊管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缝焊管外毛刺去除工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高频直缝焊管去除外毛刺的刮料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直缝焊接钢管也叫做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高频直缝焊接钢管一般生产的口径都比较小,一般在DN600以下,大口径的一般采用双面埋弧焊钢管;高频直缝焊接钢管的焊接速度大、焊接热影响区小、可焊薄壁管、可焊金属管;高频直缝焊接钢管在制造过程中,管坯边缘经高温加热及挤压辊成型后为焊接圆管,并在焊缝处产生内外毛刺,外毛刺不仅对焊管的外观质量存在影响,也为焊管后续的处理及检验工序带来不便。焊管经高频焊接后,焊缝位于竖直平面且朝上位置,并通过驱动轧辊使焊管沿焊管的轴线方向在成型机组中滑动;成型机组内贯穿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成型机组转动连接,转动轴位于焊管的上方,转动轴的轴线位于水平面上且与焊管的轴线垂直;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操作手轮对焊缝处的外毛刺进行去除,但是,焊管在沿直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焊管沿直径方向上的圆度会发生变化,人工需要根据焊管的圆度对切削深度进行调整,人工调整深度的过程中会存在刮伤管体的情况,影响焊管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频直缝焊管去除外毛刺的刮料装置,旨在解决由于人工调节切削深度而造成刮伤管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频直缝焊管去除外毛刺的刮料装置,包括刀架体、切削刀、辊轮以及固定组件;刀架体的一端用于与转动轴铰接,用于位于焊缝的正上方;切削刀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且一端伸出所述刀架体的底部并用于与焊管的外壁贴合、以切削焊管上的外毛刺;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用于将所述切削刀固定在所述刀架体上;辊轮与所述刀架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切削刀的一侧,并用于与焊管的外壁接触、以使所述切削刀对焊缝的预设位置进行切割;所述辊轮上开设有用于焊管上的焊缝通过的避让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刀架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切削刀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连通所述刀架体的顶部并与所述切削刀之间留有用于切削后的外毛刺通过的空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辊轮通过辊轴与所述刀架体连接,所述辊轴与所述辊轮之间设置有轴套,所述辊轴与所述刀架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刀架体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辊轮位于所述贯通槽内,所述贯通槽与所述放置槽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以及固定单元;固定柱与所述刀架体插接,且插接端与所述切削刀抵接,用于将所述切削刀抵接在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用于将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刀架体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架体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柱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柱的外侧端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与所述刀架体可拆卸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贯通槽与所述放置槽的连通处,并与所述放置槽之间形成有用于外毛刺通过的空间;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切削刀抵接、并将所述切削刀固定在所述放置槽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块与刀架体为卡接或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5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