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5171.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温随花;陈益平;张金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玲;温随花;陈益平;张金榜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H1/04;B63H1/34;C02F1/00;A01K61/80;G01N33/1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以解决现有无人船投料方式简单,物料用量多易污染水体的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物料抛洒装置和无人船船体;还包括控制器;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无人船船体上,物料抛洒装置设置在无人船船体的船尾;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无人船船体的船首;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和物料抛洒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水域生物数量信息,和/或水质信息,控制物料抛洒装置抛洒重量相适配的物料。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结合水域生物数量和/或水质监测数据,智能动态控制物料抛洒装置的物料投放量,降低水产养殖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产养殖无人船较为原始,一般为遥控式作业,仅能起到初步替代养殖工人执行下水投喂作业的作用,所采用的饲料投喂方式通常较为简单粗暴,投放位置及投放量均缺乏针对性。具体表现在:饲料投放通常以平铺为主,没有根据局部生物密度合理投放,亦未考虑非适量投放是否会对养殖水域内的水质造成不良影响。现有技术中部分水产养殖无人船上虽搭载的水质传感器,但水质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一般位于船体后端或直接设置在船体末端,所采取的作业模式通常为沿行进方向投料并采集水质数据,在上述作业流程下,被采集的水质数据易受投放饲料影响,难以准确反应当前水域环境的真实情况,致使后期频繁采取水质改良举措,增加水产养殖的运营成本。此外,水域生物量统计传感器虽已研发多年,但多应用在捕鱼船或生物科研船中,在水产养殖无人船领域鲜有应用,更未与无人船上的饲料投喂设施相配合使用过,致使如何采用无人船针对水域内的生物数量精确投喂饲料的相关技术研发目前仍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成为一种必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通过结合水域生物数量和/或水质监测数据,智能动态控制物料抛洒装置的物料投放量,以解决现有无人船投料方式过于简单,物料用量过多以及易给水体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产养殖无人船,包括: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物料抛洒装置和无人船船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内的控制器;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上,所述物料抛洒装置设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的船尾;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的船首;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和物料抛洒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物料为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物料;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反馈的水域生物数量信息,和/或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反馈的水质信息,控制所述物料抛洒装置抛洒重量相适配的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为水生动物饲料或用于改善水质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为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将发射前的超声波信号与经反射后被获取到的超声波信号作比较,分析出当前有效探测水域区域内水生动物的存活数量及活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的作业区域和饲料抛洒投喂装置的作业区域均为扇形区域;所述水域生物数量探测装置的作业区域和饲料抛洒投喂装置的作业区域的对称轴均分别位于所述无人船船体甲板沿船首至船尾方向的对称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触发逻辑满足在任意监测水域,所述水质监测装置采集在先,物料抛洒装置作业在后。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船体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驱动装置、中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前驱动装置、中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无人船船体的两侧,依船首至船尾方向顺次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明轮驱动装置;所述明轮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包括:轮体及均匀设置在所述轮体上,末端为圆弧状或设置有圆弧状倒角的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玲;温随花;陈益平;张金榜,未经徐玲;温随花;陈益平;张金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5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拉拔导爆管反射四通
- 下一篇:一种防酒驾安全行车自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