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结构中央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9881.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孟东;李哲;李在铗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07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结构 中央 气囊 | ||
一种双层结构中央气囊,包括气袋本体,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气袋本体上部为双层结构形成双层气袋,所述双层气袋是由气袋本体上部向下翻折并固定后形成,双层气袋之间设有气道和封闭区域,所述气道用于使两层气袋内部相通,所述封闭区域用于控制气道的大小进而控制气袋进气速度。双层气袋受力强度大,通过控制翻折处气道大小来改变气袋充气速度,使第一层气袋充满后,第二层气袋还在缓慢充气、体积变大,在驾、乘撞击至气袋时,有效阻碍其运动,从而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范EuroNCAP对远端乘员保护的法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结构中央气囊,安装在前排驾、乘人员座椅之间。
背景技术
汽车在侧面碰撞时,碰撞侧远端的乘员会向碰撞侧倾倒,从而造成驾、乘人员相互之间发生碰撞。目前安全气囊技术有在前排驾、乘人员座椅之间设置一个安全气囊的技术方案,还有在前排驾、乘人员座椅的椅背处设置俩个安全气囊的技术方案。单个安全气囊的技术方案在气囊竖直展开后因其结构薄弱、刚性差,只能减弱乘员运动趋势,无法有效阻挡乘员运动,使乘员伤害值较大。而在前排驾、乘人员座椅的椅背处设置两个安全气囊的技术方案,在展开过程中因其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展开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对乘员保护效果差,使乘员伤害值较大。因此,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范 EuroNCAP对侧面碰撞的远端乘员保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层结构中央气囊。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实现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保护,可以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范EuroNCAP对远端乘员保护的法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气袋本体,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气袋本体上部为双层结构形成双层气袋,所述双层气袋是由气袋本体上部向下翻折并固定后形成,双层气袋之间设有气道和封闭区域,所述气道用于使两层气袋内部相通,所述封闭区域用于控制气道的大小进而控制气袋进气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本体安装于驾驶员座椅右侧对应乘员座椅侧。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区域为直条形且通过缝纫在气袋本体上的缝纫线形成,所述气袋本体是沿经过封闭区域上边缘的折叠参考线进行翻折。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区域位于中间,所述气道有二个且分别位于封闭区域前后侧,双层气袋通过所述气道在气袋本体的前后侧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本体上部向下翻折并固定的固定点有二个且分别位于气袋本体前后侧靠近气袋本体前后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点是通过缝纫在气袋本体上的缝纫线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袋本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受力强度大,通过控制翻折处气道大小来改变气袋充气速度,使第一层气袋充满后,第二层气袋还在缓慢充气、体积变大,在驾、乘撞击至气袋时,有效阻碍其运动,从而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范EuroNCAP 对远端乘员保护的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驾驶员乘坐示意图(安全气囊未展开状态);
图2是驾驶员乘坐示意图(安全气囊展开状态);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袋本体展开示意图。
图中:1.气袋本体,2.封闭区域,3.缝纫线,4.竖向缝纫线,5.折叠参考线,6.驾驶员座椅,7.驾驶员,101.后固定点,102.前固定点,103.第一层气袋;104.第二层气袋, 105.后侧气体通道,106.前侧气体通道,107.套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9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验室废水外排管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卫生用品行业芯体无尾料自动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