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驻车操纵机构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6737.0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操纵 机构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驻车操纵机构总成,包括底座支架、拉杆,转轴总成包括设置在底座支架上的连接柱,拉杆的尾端通过轴承套在套管上并可相对套管转动;第一销轴通过随动板连接在套管上并随套管同步转动,位于棘爪上方的容纳区域内设有推块,推块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拉杆上,通过按动按钮可促使应力杆下端对推块施加推力,进而促使推块下端对棘爪上端施加弹力并促使棘爪下端与齿带分离;连接板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引导槽,随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动销杆,拉杆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引导槽形状匹配的弧形槽。它可以在不解锁的情况下,实现拉杆放下功能,解决了市场上单排驾驶室商用车,驻车手柄竖立状态时驾驶员无法平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驻车操纵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商用车上使用的机械类驻车操纵机构,都是通过简单的拉放来实现驻车,拉上去通过棘爪锁住,要放下来要需先解锁棘爪,这样就导致停车时要拉起手柄。手柄拉杆状态始终是竖立的状态,驾驶员想休息时没法平躺,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驻车制动后其拉杆仍可放下的新型驻车操纵机构总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新型驻车操纵机构总成,包括底座支架、拉杆、设置于拉杆前端的按钮,所述拉杆通过转轴总成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支架上,所述拉杆尾端内设有容纳区域,底座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拉杆尾端内的容纳区域内,位于容纳区域内的所述连接板端部上设有齿带,
所述转轴总成包括设置在底座支架上的连接柱,连接柱上套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可在连接柱上转动,所述拉杆的尾端通过轴承套在所述套管上并可相对所述套管转动;套管上固定有一拉动板,拉动板的下端与制动拉绳连接;
所述容纳区域内设有棘爪,棘爪转动连接在第一销轴上,所述第一销轴通过随动板连接在套管上并随套管同步转动,棘爪通过随动板与随套管的转动同步摆动;棘爪的下端卡在齿带上,棘爪的上端向上延伸,第一销轴上设有棘爪弹簧,棘爪弹簧对所述棘爪下端施加弹力并促使棘爪的下端抵在所述齿带内的齿槽中;
位于所述棘爪上方的容纳区域内设有推块,推块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拉杆上,所述推块的下端与棘爪的上端端部外壁面接触,所述拉杆内设有应力杆,应力杆位于拉杆内,其前端与所述按钮连接,尾端与所述推块的中部连接,通过按动按钮可促使应力杆下端对推块施加推力,进而促使推块下端对棘爪上端施加弹力并促使棘爪下端与所述齿带分离;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引导槽,所述随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动销杆,所述拉杆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引导槽形状匹配的弧形槽,所述连接板位于随动板与所述弧形槽之间,所述推动销杆贯穿限位引导槽和弧形槽;
推块侧部的拉杆中部设有一用于限制推块最大向外转动距离的限位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之结构可以实现在驻车状态下可将拉杆给释放下来,如此,驾驶员想休息时,尽可平躺并不会因拉杆高度高对躺下人员造成影响,解除制动时可以拉起手柄并按下按钮即可解除制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拉杆后的内部结构及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拉杆后的各部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6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