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器油膜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3171.6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油膜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油膜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置有一供转子插置的轴孔和一供与润滑油供给机构相连通的进油接口,且所述进油接口还与所述轴孔相连通;所述轴孔沿其轴向分为三段,分别为两个用以支撑所述转子的支撑部、以及一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并与所述转子无接触的中间部,且两个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宽度不相等;还在所述轴承本体上设置有两条进油流道,且两条所述进油流道的一端口均分别与所述进油接口相连通,两条所述进油流道的另一端口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支撑部相连通。所述增压器油膜轴承不仅可适当降低油膜振荡,降低增压器次同步啸叫,优化驾驶体验;还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增压器油膜轴承。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主要由泵轮和涡轮组成,泵轮和涡轮由一根轴相连,也就是转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泵轮带动涡轮旋转,涡轮转动后给进气系统增压。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采用油膜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
然而,由于现有的油膜轴承结构是对称性的,那么在转子高速旋转时就会造成油膜振荡,而这种低频振荡(500~ 1000hz)会通过壳体传递到外部,产生增压器次同步啸叫,从而影响驾驶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器油膜轴承,其不仅可适当降低油膜振荡,降低增压器次同步啸叫,优化驾驶体验;还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器油膜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置有一供转子插置的轴孔和一供与润滑油供给机构相连通的进油接口,且所述进油接口还与所述轴孔相连通;所述轴孔沿其轴向分为三段,分别为两个用以支撑所述转子的支撑部、以及一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并与所述转子无接触的中间部,且两个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宽度不相等;
还在所述轴承本体上设置有两条进油流道,且两条所述进油流道的一端口均分别与所述进油接口相连通,两条所述进油流道的另一端口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支撑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宽度差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两个所述支撑部上分别开设有供与所述进油流道另一端口相连通的进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进油流道相对于所述轴孔均呈倾斜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将两个所述进油流道分别定义为第一进油流道和第二进油流道,其中,所述第一进油流道相对于所述轴孔的轴线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为 30°;所述第二进油流道相对于所述轴孔的轴线具有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为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将两个所述支撑部设计成非对称的,这样在转子高速运转时,可使得两边油膜不对称,进而可适当抵消油膜振荡;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两个进油流道,可使得润滑油以一快速、足量的方式进入到两个所述支撑部处,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再结合设计上减小两个所述支撑部与转子之间的油膜厚度(即从设计上减小两个所述支撑部的内径),进而能降低油膜振荡,从而有效解决了增压器次同步啸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增压器油膜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轴承本体 2——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3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