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驾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5046.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鞠立军;赵天坤;宫国浩;王俊平;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S17/9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辉;李兴斌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车辆。该自动驾驶车辆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车顶的前端并且垂直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进方向;第一激光雷达和第二激光雷达,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以及第三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顶的后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传感器在车辆中的布局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的传感器布置比较单一,通常针对各种车辆进行统一布置,而没有考虑对特定车型的特点。具体地,在本领域内需要提供一种针对高速客车应用的自动驾驶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的自动驾驶车辆。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车顶的前端并且垂直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进方向;第一激光雷达和第二激光雷达,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以及第三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顶的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激光雷达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以使得所述第三激光雷达向所述自动驾驶车辆向后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为5-1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激光雷达被居中设置在所述车顶的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雷达和所述第二激光雷达的中心轴线分别超出或齐平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应侧部的外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驾驶车辆还包括:多个相机,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而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相机具有彼此不同的焦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驾驶车辆还包括:第一毫米波雷达,设置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前侧的保险杠上;和/或第二毫米波雷达,设置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后侧的保险杠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雷达至所述第三激光雷达均为40线激光雷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驾驶车辆为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
相对于常规的自动驾驶车辆而言,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应用在高速客车场景中。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提供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避免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盲区,以更好地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自动驾驶车辆的侧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局部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构思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元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或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原理和构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5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小间距LED镜子屏
- 下一篇:一种电网环境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