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2125.0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佘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圣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制冷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半导体制冷组块、第一热管、第一孔板、第二半导体制冷组块、第二热管、第二孔板和金属导流翅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组块与多个所述第一热管连接,所述金属导流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组块与多个所述第二热管连接,所述金属导流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的金属导流翅片利于冷凝的油液滴落下,增加冷凝回收的效率。同时,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孔板,可使油气分子在孔板表面相互碰撞,阻隔了油气分子中的大量能量,使得油气分子在孔板的表面凝结成油滴并沿过孔落入油罐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品储藏及加工过程中的蒸发损失,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凝、吸收、吸附等油气回收方式,既需要相当大的动力消耗,而且回收后的油气混合在一起不容易实现分离,仍需要后续的处理过程。由此,对油气的回收显得特别重要。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带有翅片的热管直接冷凝,由于翅片自身为平面结构,上下翅片结构之间相互遮挡,使得翅片上冷凝的油液无法直接落下。而且,采用上述结构油液回收效率不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其包括:筒体、第一半导体制冷组块、第一热管、第一孔板、第二半导体制冷组块、第二热管、第二孔板和金属导流翅片;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油气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组块与多个所述第一热管连接,所述第一热管的一部分管段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金属导流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外壁上,所述金属导流翅片具有向下倾斜的导流面;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组块与多个所述第二热管连接,所述第二热管的一部分管段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金属导流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壁上,所述金属导流翅片具有向下倾斜的导流面;所述第一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之间,所述第二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热管的下部,所述第一孔板和所述第二孔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过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卡头结构;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座结构,所述卡座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卡槽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卡槽部与卡头结构凹凸连接,所述卡头结构凹的背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头结构的顶面呈凸弧面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板呈凹弧面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孔板呈凹弧面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在纵向上呈交错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组块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组块以及筒体包裹聚氨酯保冷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制冷油气回收装置,可安装在油品储罐的呼吸口与呼吸阀之间,采用倾斜的金属导流翅片利于冷凝的油液滴落下,增加冷凝回收的效率。同时,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孔板,其目的是为了使油气分子在孔板表面相互碰撞,阻隔了油气分子中的大量能量,使得油气分子在孔板的表面凝结成油滴并沿过孔落入油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圣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圣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混凝土座椅
- 下一篇:一种外爬架自动跟进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