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平板玻璃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657.3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4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鹏;林军;许晓航;游文;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平板玻璃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平板玻璃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辊、支撑传输辊的机架、用来固定机架的底部支撑部件、动力机构和连接传输辊与动力机构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左右对称排列,两个对称排列的传输辊为一组,所述传输辊一端为圆柱端,另一端为圆台端,所述圆台端面积较小的底面朝外,每组传输辊的圆台端相对设置,所述底座上有条状凹槽,所述机架通过条状凹槽调整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左右对称且可调节位置的传输辊,减少平板玻璃靠近中间的部分在成型凹模升起过程中与传输辊的接触时间,同时也避免玻璃与传输辊的相互挤压,很好的改善原本生产中存在的亮带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玻璃生产中使用的可移动的平板玻璃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是汽车玻璃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主机厂对玻璃光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汽车玻璃的生产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在炉外压制成型工艺中,平板玻璃需要在加热后很快的传输至成型凹模的位置,然后被凹模顶起,再与凸模对压成型,在这个过程中,传输和承载玻璃为长条圆柱传输辊。
压制成型之前平板玻璃需被加热到软化点温度之上,然后快速传输至成型区进行压制成型。在传输过程中,玻璃与传输辊接触受力的部位,其光学质量容易受到影响,在检测时能观察到亮纹,这样的缺陷称为“亮带”。玻璃加热后在传输辊上快速传输,此过程中形成的亮带很轻微,不影响产品质量。在玻璃传输到成型区域停止,随后凹模将整个玻璃顶起的过程中,因为凹模是内凹弧面,所以凹模会先将玻璃的四周顶起先离开传输辊,而越靠近玻璃中心的位置,与传输辊接触的时间会越长,形成的亮带就越深,同时因为平板玻璃四周受到向上的力,所以玻璃中心的位置会受到弯曲向下的力,和传输辊挤压后更加剧了亮带的严重程度。对于边部曲率变化越大的玻璃产品,这样的缺陷会更加明显。因为凹模的内凹弧形面是与产品一致的,所以边部曲率变化大的产品即边部有急弯的产品其凹模上也有急弯部分,那么在凹模顶起玻璃的过程中,玻璃有急弯的位置会在传输辊上停留更长的时间,亮带更加严重。
根据上述亮带问题形成的原因可知,要改善这个缺陷,需要设法让玻璃在停留在传输辊上的时间减少以及尽量避免玻璃和传输辊的相互挤压,让凹模托起玻璃时玻璃整体尽快离开传输辊。在其他的炉内成型的工艺中,为解决亮带可通过增加一个吹起装置,在凹模向上托起玻璃的同时向上吹风,通过给玻璃向上的风力来减少玻璃与传输辊的接触时间。而在炉外压制成型工艺中,由于炉外的洁净度不足等原因,无法采用吹起装置,目前现在一般通过调节传输速度、降低加热的温度、提高凹模动作速度、缩短凹模动作距离等办法来调试得出亮带较轻的工艺参数,在兼顾玻璃其他方面性能的前提下,工艺参数调整的空间有限,否则会引入更多的缺陷。同时这些方法涉及的参数太多,每一项参数单独调整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调试出最优的组合方案需要较长时间,也不便于生产的玻璃型号的切换。现有的传输辊是固定的长条圆柱传输辊,同样很难满足不同玻璃型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少玻璃在凹模顶起过程中与传输辊的接触时间,减少玻璃与传输辊相互挤压,很大程度改善亮带,且易于调整适配不同玻璃型号的可移动的平板玻璃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的平板玻璃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辊、支撑传输辊的机架、用来固定机架的底部支撑部件、动力机构和连接传输辊与动力机构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左右对称排列,两个对称排列的传输辊为一组,所述传输辊一端为圆柱端,另一端为圆台端,所述圆台端面积较小的底面朝外,每组传输辊的圆台端相对设置,所述底座上有条状凹槽,所述机架通过条状凹槽调整固定位置。本装置通过使用左右对称且可调节位置的传输辊,减少平板玻璃靠近中间的部分在成型凹模升起过程中与传输辊的接触时间,同时也避免玻璃与传输辊的相互挤压,很好的改善原本生产中存在的亮带缺陷。
其中,所述传输辊表面包覆有高分子辊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神助眠贴生产用新型捆扎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贴标机传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