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机器人转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6710.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丁英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44413 | 代理人: | 贺文华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机器人 转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机器人转头的装置,包括由前半身和后半身拼接成的躯体,所述躯体上安装有颈圈,所述颈圈下方连接颈圈盖板,所述颈圈和颈圈盖板固定在躯体内,所述颈圈内自上而下分别套设有可沿其转动的点头支架和颈内圈,所述点头支架和颈内圈可拆卸连接,颈圈外套设有可沿其转动的颈外圈,所述颈外圈和所述点头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颈圈盖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穿过所述颈圈盖板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驱动连接所述颈内圈。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转头动作栩栩如生、脖子和头部可以同步转动、转头和抬头或点头完美协调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机器人转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行动纲领而进行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如何使机器人实现高度仿真化,使之成为高度模拟的人,是现有技术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转头装置存在稳定性不高、结构复杂、转头动作生硬、脖子和头部无法同步转动、转头和抬头或点头无法协调等诸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控制机器人转头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机器人转头的装置,包括由前半身和后半身拼接成的躯体,所述躯体上安装有颈圈,所述颈圈下方连接颈圈盖板,所述颈圈和颈圈盖板固定在躯体内,所述颈圈内自上而下分别套设有可沿其转动的点头支架和颈内圈,所述点头支架和颈内圈可拆卸连接,颈圈外套设有可沿其转动的颈外圈,所述颈外圈和所述点头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颈圈盖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穿过所述颈圈盖板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驱动连接所述颈内圈。
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将传统的转头装置的齿轮改成凸轮,齿轮使得转头动作比较生硬,而凸轮可以使得转头动作仿真度提高,使得转头动作栩栩如生,所述的颈外圈、点头支架和颈内圈同时转动,使得机器人形象更逼真,可以使转头和点头或抬头同时进行。
优选的,所述颈圈包括筒状主体和沿所述筒状主体底部向四周延伸出的方形连接体。
优选的,所述颈圈盖板包括和所述方形连接体形状一致的上半部和所述上半部向下延伸出的电机安装部。
优选的,所述颈圈的方形连接体贴合所述颈圈盖板的上半部,所述方形连接体和上半部嵌套在躯体内。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有电机后盖。
优选的,所述凸轮接驱动连接所述点头支架。
优选的,所述点头支架连接有下端通过点头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点头支架上的头部主板,所述点头支架伸出形成限位架体,所述限位架体的末端设有倾斜的槽体部,所述头部主板上连接有点头电机,所述点头电机连接有点头凸轮,所述点头凸轮伸出形成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伸入槽体部内。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转头和抬头或点头完美协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转头动作栩栩如生、脖子和头部可以同步转动、转头和抬头或点头完美协调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省略前半身)。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6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用病服开口器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的抬头、点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