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4789.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李小兰;杨敏杰;赵涵;陈万金;李振彪;陈荣华;王多鹏;孙玉阁;孙旭东;张继宏;王佛元;郭睿;何星儒;张钊;朱伟元;杨鑫;赵鸿升;拓子正;胡龙;路杰;赵天琦;毛馨;曹瑞;李振贤;杨旭国;吴建军;刘超;张宇;刘鑫龙;徐杰;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马铃薯 幼苗 间距 栽种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包括车体(1)、支撑板(12)和传动盘(1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2),且车体(1)的下表面右端焊接固定有导管(5),所述导管(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位于车体(1)下端的破土犁(3)和覆土犁(4),且导管(5)的上端连通有位于车体(1)上表面的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的底部贯穿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的外部嵌套有推板(8),所述放置槽(6)关于车体(1)的水平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且位于前侧的放置槽(6)内部的调节杆(7)的左端焊接固定有连接盘(9),所述连接盘(9)的左端铰接有支撑杆(10),且连接盘(9)的中部螺纹连接安装有调节块(11),所述支撑板(12)位于车体(1)前表面的左端,且支撑板(12)的上端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辊(13),所述传动辊(13)的右端一体化设置有齿盘(14),且齿盘(14)的后侧设置有传动盘(18),所述支撑板(1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在车体(1)上表面的安装柱(15),且安装柱(15)的前端卡合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顶端贯穿有螺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与传动盘(18)之间、调节杆(7)单体之间以及支撑杆(10)与传动辊(13)之间均通过皮带(19)相连接,且滚轮(2)、支撑杆(10)、调节杆(7)和皮带(19)构成连动结构,并且皮带(19)呈弹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8)通过调节杆(7)在与导管(5)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板(8)与调节杆(7)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关于连接盘(9)的水平中心线等角度分布,且支撑杆(10)的内端面与调节块(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调节块(11)的右端竖直截面呈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14)和传动盘(18)垂直设置,且齿盘(14)与传动盘(18)的连接前端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并且传动盘(18)与连接块(16)通过轴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6)与安装柱(15)构成滑动结构,且安装柱(15)呈“L”型结构,并且安装柱(15)与螺栓(17)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未经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4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硬度马氏体耐热不锈钢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