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853.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极 电池模组 电池组件 避让 端板 紧固件 紧固件连接 凹陷 连接可靠性 布置空间 多个电池 减小 申请 占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组件具有输出极连接部;端板,设置在电池组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紧固件,连接输出极连接部与端板;其中,在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输出极连接部设置有避让部,避让部朝向电池组件的方向凹陷。本申请中,设置于输出极连接部的避让部朝向电池模组的方向凹陷,且该避让部用于避让紧固件,从而使得紧固件连接输出极连接部与端板后,能够减小紧固件与输出极连接部所占据的电池模组的空间,从而增大电池组件的布置空间,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同时,输出极连接部与端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后,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腔的多个电池单元,且该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相邻电连接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从而实现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且该电池模组设置有输出极连接部,通过该输出极连接部输出电能。
现有的电池模组中,其输出极连接部与端板连接后,二者所占据的电池模组的空间较大,降低电池模组的容量和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出极连接部与端板连接后占用电池模组较大空间导致电池模组容量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组件具有输出极连接部;
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输出极连接部与所述端板;
其中,在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所述输出极连接部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朝向所述电池组件的方向凹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出极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电池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紧固件相连;
在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所述第一连接片位于所述电池组件沿长度方向的端部;
所述避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紧固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片沿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方向弯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所述端板设置有凹陷部,沿长度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凹陷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槽;
沿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
沿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壁和第二配合壁;
所述第一配合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抵,所述第二配合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沿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配合壁和第四配合壁;
所述第三配合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抵,所述第四配合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高度方向,所述凹陷部的尺寸与所述紧固件的尺寸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紧固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输出极连接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导航车动力电池用镍基导体材料
- 下一篇:一种裹胶装置及贴裹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