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2805.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趣智能家居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2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2264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圆筒 密封 驾驶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驾驶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存在视觉盲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和与主体外壳配合设置的端面封口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形状为圆筒形或方筒形,所述主体外壳和端面封口外壳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主体外壳一端或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的环带钢板,所述主体外壳上设置有车门,车门一侧与主体外壳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环带钢板在车门上方断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驾驶舱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驾驶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
背景技术
当前,绝大部分的正在使用的和正在生产的汽车,其驾驶舱都采用双侧立柱式的前挡风玻璃,由于立柱导致的视线障碍,驾驶者正前方双侧45°左右始终存在一个与立柱相对应的视野盲区,正是因为这个视觉盲区,每年导致了无数的交通事故发生。驾驶者为了克服这个视线障碍有时在驾驶中要不断地变换身体姿势,以尽可能地扩大视野,由此增加了驾驶者的疲劳程度和不安全的因素。
目前市场上为解决汽车盲区问题,大多采用反光镜、透镜,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反射来获取盲区内物体信息。但是这类产品由于经过了光线折射和反射,驾驶员通过这类产品获取到的画面都比较小,有的甚至是镜像的。这无疑增加了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然而在汽车行驶中,慢一秒就可能造成一场事故的发生,因此外界提供给驾驶员的信息要越直观越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存在视觉盲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透明圆筒密封驾驶舱,包括主体外壳和与主体外壳配合设置的端面封口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形状为圆筒形或方筒形,所述主体外壳和端面封口外壳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主体外壳一端或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的环带钢板,所述主体外壳上设置有车门,车门一侧与主体外壳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环带钢板在车门上方断开。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由于主体外壳和端面封口外壳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消除了视觉盲区,驾驶员能够更早的发现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更加安全。并且主体外壳和端面封口外壳均一次成型,且无需内饰,降低了制造成本,设置环带钢板,主体外壳更加的坚固,能够防止主体外壳从端部被破坏,环带钢板在车门处断开后,驾驶员进出驾驶舱时不容易碰头。
优选的,主体外壳上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靠近车门另一侧。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加强杆能够对车门与主体外壳接触部位进行加强,使主体外壳更坚固,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的透明材料为有机玻璃、亚克力、或钢化玻璃。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主体外壳和端面封口外壳更加坚固且有韧性,不易破坏,并且即使在外力作用下被破坏时,也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竖直设置,端面封口外壳的顶部与主体外壳铰接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圆弧形车顶能够打开,方便透气。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顶部与端面封口外壳之间设置有缓冲材料。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端面封口外壳与主体外壳接触时得到缓冲,避免接触力过大造成端面封口外壳或者主体外壳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端面封口外壳的边缘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下雨时,雨滴能够顺着帽檐边缘往下滴落,不会流进主体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与端面封口外壳通过液压杆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启示下应当得知液压杆可采用等同技术方案,如电动升降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趣智能家居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康趣智能家居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2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池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商业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