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3199.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辉;王国良;胡吉;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南交大高铁轨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轨 断面 智能 探伤 机器人 | ||
1.一种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动力舱(2)、数据舱(3)、M个主移动部、N个次移动部,减速机(4)、驱动电机(5)、蓄电池(6)、P个超声相控阵探测装置(7)、数据处理模块(8)、数据传输模块(9);主移动部包括:车轮一(10)、转动轴一(11)、2个轴承(12);次移动部包括:斜杆(13)、车轮二(14)、转动轴二(15)、液压伸缩缸一(16);
所述动力舱(2)设置在车体(1)下部,数据舱(3)设置在车体(1)上部,M个主移动部设置在动力舱(2)的下部,减速机(4)和驱动电机(5)设置在动力舱(2)内,车轮一(10)通过转动轴一(11)与2个轴承(12)连接,轴承(12)设置在动力舱(2)内,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机(4)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4)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11)连接,蓄电池(6)设置在动力舱(2)内,N个次移动部设置在动力舱(2)的底部,斜杆(13)的上端与动力舱(2)铰接,液压伸缩缸一(16)的两端分别铰接动力舱(2)和斜杆(13),车轮二(14)通过转动轴二(15)设置在斜杆(13)上,P个超声相控阵探测装置(7)设置在动力舱(2)的底部,数据处理模块(8)和数据传输模块(9)设置在数据舱(3)内,超声相控阵探测装置(7)与数据处理模块(8)信号连接,数据传输模块(9)与数据处理模块(8)信号连接,所述M、N、P均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强天线(17),所述增强天线(17)与数据传输模块(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Q个通气孔(18),所述Q个通气孔(18)设置在动力舱(2)的两侧,所述Q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个液压伸缩缸二(19)、R个移动轮(20),所述R个液压伸缩缸二(19)设置在车体(1)的底部,移动轮(20)设置在液压伸缩缸二(19)的底部,所述R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轨全断面智能探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把手(21),所述N个把手(21)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交大高铁轨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西南交大高铁轨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1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规划设计用图板架
- 下一篇:充电弓及受电弓的电极排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