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9703.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星;姜丽;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麒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08 | 分类号: | C23F1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船舶 阴极保护 辅助 阳极 装置 | ||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座(2)、位于阳极座(2)上端用于固定阳极座(2)的阳极床(1)、位于阳极座(2)底端用于对阳极装置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9);
阳极床(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船舶底部钢板固定,且阳极床(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阳极座(2),阳极座(2)的下方设置有阳极体(4),导电杆(3)的纵向依次贯穿阳极床(1)和阳极座(2)顶部中心,导电杆(3)的下端设置有绝缘支撑座(7),阳极座(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绝缘支撑板(6),绝缘支撑板(6)与绝缘支撑座(7)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9),缓冲机构(9)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撑板(6)与绝缘支撑座(7)之间并通过销轴(902)活动连接的若干缓冲板(901),以及位于销轴(902)之间呈水平设置的缓冲弹簧(9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缓冲板(901)呈交叉设置,且若干缓冲板(901)的顶端通过第一定位轴(11)与绝缘支撑板(6)活动连接,第一定位轴(11)通过螺纹孔固定在绝缘支撑板(6)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3)内,第一定位孔(13)设置在绝缘支撑板(6)底端设置的安装槽(8)内,若干缓冲板(901)的底端通过第二定位轴(15)与安装底座(12)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2)为凸字形结构,且安装底座(12)通过螺栓与绝缘支撑座(7)固定连接,安装底座(12)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内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轴(15),第二定位轴(1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板(6)为一端设置有斜角的绝缘刚性材质,且绝缘支撑板(6)上设置的斜角与阳极座(2)的斜角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床(1)为内部中空且一端设置有开口的方形结构,阳极座(2)为底部敞开的空腔框架结构,阳极体(4)为金属板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床(1)包括阳极床体(101)和设置在阳极床体(101)顶端的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电杆(3)的螺纹孔(103),且导电杆(3)与阳极床体(10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1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座(2)包括阳极座体(201)和支撑部(202),阳极座体(20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电杆(3)的第二通孔(204),且阳极座体(201)与支撑部(202)呈垂直设置,支撑部(202)的相向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阳极体(4)的凹槽(203),阳极体(4)的四周嵌设在凹槽(203)中,且阳极体(4)的厚度为5mm~5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3)为沿其长度方向可伸缩的伸缩杆,绝缘支撑座(7)位于阳极座(2)的空腔内,导电杆(3)的底部延伸至阳极座(2)的腔体内并与阳极体(4)的顶部中心导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船舶用阴极保护辅助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3)贯穿第一通孔(102)与第二通孔(204)并凸出于阳极床(1)顶部一定距离,导电杆(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线的导电连接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麒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麒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97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