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6799.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1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钱;侯守创;张玉乐;黄晋川;宋国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5D1/02;B64C39/02;F41H11/00 |
代理公司: | 11577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彦峰;贺亚明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车 控制决策模块 信号发送模块 信标位置 信号接收模块 信号进行处理 指令 本实用新型 动力系统 发送信号 攻击系统 快速定位 识别系统 信号发送 指令传输 信标 高空 空地 巡查 协同 攻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包括用于进行高空巡查的无人机以及接受指令并进行攻击的智能车,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用于识别地面上智能车以及信标的识别系统以及用于将识别后的信号发送至智能车的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智能车包括用于接收信号发送模块发送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控制决策模块以及由控制决策模块控制的动力系统,通过无人机与智能车的配合能够实现无人机对信标进行定位,再将指令传输至智能车的控制决策模块内,控制决策模块相应指令自动到达信标位置,实现了无人机进行侦查并快速定位、自动控制智能车寻找信标位置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地空协同无人攻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战争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和无人化,将各种无人平台进行协同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侦察与打击集于一体,能明显缩短杀伤链周期,能够对一些稍纵即逝的目标作出快速反应,提高打击效率。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伤亡,而且能够实现空地协同大规模作战,有效提高作战效率。将无人机作为空中平台,引导地面火力打击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因此急需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来实现这一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空地协同攻击系统而导致的无法快速寻找目标进行精准打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地协同无人攻击系统,包括用于进行高空巡查的无人机以及接受指令并进行攻击的智能车,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用于识别地面上智能车以及信标的识别系统以及用于将识别后的信号发送至智能车的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智能车包括用于接收信号发送模块发送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控制决策模块以及由控制决策模块控制的动力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系统包括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中央处理器、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电源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气压传感器、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罗盘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运动处理组件、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储存器、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SWD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USB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RST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OSC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CON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PWM电路模块、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LED电路模块以及耦接于中央处理器的寄存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还包括设置在智能车的车头上用于供识别系统寻找位置的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选用型号为STM32F103VCT6的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罗盘模块选用型号为HMC5883L的数字罗盘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传感器选用型号为MS5611的气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无人机与智能车的配合能够实现无人机对信标进行定位,再将指令传输至智能车的控制决策模块内,控制决策模块相应指令自动到达信标位置,实现了无人机进行侦查并快速定位、自动控制智能车寻找信标位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6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应急油机监控装置
- 下一篇:油田控制系统的CCR-FARs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