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979.7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梵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35100 江西省上饶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包括油底壳,油底壳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阻尼层,第一阻尼层的外表面粘贴固定有第二阻尼层,油底壳、第一阻尼层和固定板围合有散热通道,第二阻尼层的表面通过螺纹孔分别固定有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该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通过设置散热部件解决了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保障了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通过设置降噪部件解决了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的问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底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油底壳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是曲轴箱的下半部,主要作用是收集、储存并提供发动机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润滑机油,并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但是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另外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以解决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包括油底壳,所述油底壳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阻尼层,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外表面粘贴固定有第二阻尼层,所述油底壳、第一阻尼层和固定板围合有散热通道,所述第二阻尼层的表面通过螺纹孔分别固定有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阻尼层的左端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右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阻尼层的右端表面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排风盒,所述排风盒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所述排风盒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进风孔。
优选的,所述排风盒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端通过电机转轴焊接有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通过设置散热部件有效解决了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保障了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另外通过设置降噪部件有效解决了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的问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二通孔;3第一通孔;4第一螺栓;5第二阻尼层;6油底壳;7散热通道;8第二螺栓;9第一阻尼层;10第三螺栓;11排风孔;12排风盒;13叶片;14第四通孔;15电机;16第三通孔;17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梵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梵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白胨生产用新型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盲人足球竞赛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