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雷达系统及具有长车厢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763.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尤山泉;齐照山;林东峰;陶良军;何育林;李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7/02 |
代理公司: | 31251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3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板 本实用新型 辐射区域 雷达系统 雷达支架 视觉盲区 长车厢 拐弯 路况 成角度设置 交通事故率 方向平行 依次布置 应急措施 辐射 司机 获知 安全 | ||
1.一种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达支架以及两个发射板,即第一发射板和第二发射板;
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沿车辆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雷达支架;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成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与车辆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一辐射角度为60-110°;
所述第二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二辐射角度为60-110°;
所述第一发射板的第一辐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板的第二辐射区域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一辐射角度为80-100°;
所述第二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二辐射角度为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板的第一辐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板的第二辐射区域共同形成的辐射区域于水平面的辐射总角度不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一个发射板与车辆的车身轴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一个以上发射板安装于用于与车辆连接的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设有散热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交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所述两个发射板连接。
7.一种具有长车厢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长车厢、车头以及两个交叉雷达系统;
两个所述交叉雷达系统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头的两侧;
所述交叉雷达系统包括雷达支架以及两个发射板,即第一发射板和第二发射板;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沿车辆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雷达支架;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成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发射板和所述第二发射板与车辆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一辐射角度为60-110°;所述第二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二辐射角度为60-110°;所述第一发射板的第一辐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板的第二辐射区域部分重叠;
所述交叉雷达系统安装于所述车头靠近所述长车厢一侧的端部,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其中一个发射板的发射面朝向车辆的外侧设置;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另一个发射板的发射面朝向所述长车厢一侧的车尾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发射板的第一辐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板的第二辐射区域共同形成的辐射区域覆盖所述车头和所述长车厢的附近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长车厢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一辐射角度为80-100°;
所述第二发射板于水平面的第二辐射角度为80-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长车厢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板的第一辐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板的第二辐射区域共同形成的辐射区域于水平面的辐射总角度不小于180°。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长车厢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一个发射板与车辆的车身轴线平行设置;和/或,
所述两个发射板中的一个以上发射板安装于用于与车辆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散热机构;和/或,
还包括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所述两个发射板连接;所述提示器设置于所述车头的倒后镜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7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塔吊防碰撞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车辆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