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光LED发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9518.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9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潜水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旭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64;H01L2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管 本实用新型 发光芯片 负极支架 反光碗 限位件 引脚 底座内部 顶部设置 缓冲弹簧 缓冲减震 伸缩变形 使用寿命 限位固定 震动冲击 红光LED 散热口 透明壳 底座 焊线 排出 位件 冲击力 裸露 吸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光LED发光管,包括底座和透明壳,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负极支架,所述负极支架顶部设置有反光碗,所述反光碗底部设置有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上连接有焊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引脚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使得限位件以上部分的引脚裸露出来,便于发光管内部热量通过散热口排出,另一方面在发光管受到震动冲击时可以通过缓冲弹簧的伸缩变形吸收冲击力,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发光管损坏,保证发光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光LED发光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发光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目前普遍使用的发光二极管,常将发光芯片设置在支架顶面中央的凹杯内,以连接支架的外连接脚为负极,以连接发光芯片顶面电极的外连接脚为正极,再由透明材料封装并露出插接式或焊接式的外连接脚。
专利CN206524347U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透明壳内设有反射层能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光度和良率,引脚与基座为分体式结构,使得引脚与基座两者可以分开包装,避免引脚折断的问题,但仍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该实用新型的引脚上未设置有限位件,引脚完全穿过灯板,既无法达到限位固定的效果,又不利于发光管散热,热量集中在发光芯片上会造成芯片温度升高,容易导致发光管光效下降甚至死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限位固定效果好、散热性好的红光LED发光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红光LED发光管,包括底座和透明壳,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负极支架,所述负极支架顶部设置有反光碗,所述反光碗底部设置有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上连接有焊线,所述焊线左端连接有正极支架,所述负极支架和正极支架下端连接有引脚,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口,所述引脚上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沿螺纹部上下运动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和缓冲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块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限位块直线排列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均由四个呈十字对称分布的散热片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远离缓冲弹簧的一面上粘接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明壳底部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有卡块,所述底座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卡块卡入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口内部均设置有防尘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发光芯片上包裹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内设置有红色荧光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焊线为金线,所述焊线的直径为1mi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引脚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使得限位件以上部分的引脚裸露出来,便于发光管内部热量通过散热口排出,另一方面在发光管受到震动冲击时可以通过缓冲弹簧的伸缩变形吸收冲击力,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发光管损坏,保证发光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旭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旭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9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