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7787.9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锋;黄卫龙;张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4 | 分类号: | F01N1/04;F01N1/10;F02M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多向 共振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左侧设有入气口,所述主箱体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微粒吸声板、第二微粒吸声板和第三微粒吸声板,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左侧设有第一共振腔,所述第一共振腔的右侧设有第二共振腔,所述第二共振腔的右侧设有膨胀腔,所述膨胀腔的右侧设有第三共振腔,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微粒吸声板、第二微粒吸声板和第三微粒吸声板,三个微粒吸声板将主箱体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膨胀腔和第三共振腔四个部分,并且具有多个共振管,共振管能够与共振腔和微粒吸声板配合,起到多重的消声作用,使得消声作用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振式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主要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在选择汽车时,乘坐的舒适度以及驾驶时良好的体验感成了最主要的选择,汽车消声器,能有效降低汽车发动机带来的噪声以及对车身产生的振动感,因此,一个好的消声器是给人满带来良好驾车体验感的重要汽车配件。
现有的消声器只带有多个共振腔,但是不带有吸声板,消声效果差,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左侧设有入气口,所述主箱体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微粒吸声板、第二微粒吸声板和第三微粒吸声板,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左侧设有第一共振腔,所述第一共振腔的右侧设有第二共振腔,所述第二共振腔的右侧设有膨胀腔,所述膨胀腔的右侧设有第三共振腔,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左端与入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右端贯穿第一微粒吸声板和第二微粒吸声板,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外侧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口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端贯穿第三微粒吸声板。
此项设置的目的是该消声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微粒吸声板、第二微粒吸声板和第三微粒吸声板,三个微粒吸声板将主箱体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膨胀腔和第三共振腔四个部分,并且具有多个共振管,多个共振腔通过共振管互相连接,共振管能够与共振腔和微粒吸声板配合,起到多重的消声作用,使得消声作用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粒吸声板和第二微粒吸声板上贯穿有第一共振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微粒吸声板上贯穿有第二共振管。
优选的,所述第三微粒吸声板上贯穿有第三共振管。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外侧设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设有安装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微粒吸声板、第二微粒吸声板和第三微粒吸声板,三个微粒吸声板将主箱体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膨胀腔和第三共振腔四个部分,并且具有多个共振管,共振管能够与共振腔和微粒吸声板配合,起到多重的消声作用,使得消声作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微粒吸声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7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