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后轮罩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960.1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轮 罩外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后轮罩外板,包括外板本体、设置在外板本体的底部并往外突出的后轮罩和固定在外板本体并与后轮罩在同一侧的加强件,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呈长条状,其包括相接的横向板和竖向板,该支撑件的截面形状为“倒L”形;在横向板的远离竖向板的侧边上包括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第一连接边与外板本体连接,第二连接边与加强件连接;在竖向板的远离横向板的侧边上包括第三连接边,第三连接边与后轮罩连接;支撑件、外板本体和后轮罩共同围成一腔体。该结构的降噪后轮罩外板能够加强整个后轮罩外板的隔振效果,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内的路噪,提高车内人员的乘车感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噪后轮罩外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路面不平度及底盘件的振动通过橡胶件传递到车身,进而传递到车身的钣金件,引起钣金件的振动。如果钣金件的振动过大将与车内的声腔产生很强的耦合作用,在车内产生很高的压力脉动,即车内噪声,通常会引起驾驶员和乘员听觉不适。在关键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后轮罩外板的降噪设计是重点工作之一,后轮罩外板是接触声腔的主要结构,且属于大面积钣金件,极易放大底盘传递过来的振动,是影响整车路面噪声的主要板件之一
现有技术的后轮罩外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外板本体1以及设置在外板本体的底部并往外突出的后轮罩2,在外板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加强件3,而目前,对于整个后轮罩外板,只有该加强件3进行支撑,但整个后轮罩外板的面积较大,现有的结构对后轮罩外板的支撑较弱,极易造成大板辐射问题;外板本体1与后轮罩2的转接点的截面为“L形”结构,该结构使得整个后轮罩外板的动刚度不足,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各方传来的震动极易引起整个后轮罩外板的振动,这振动与车内的声腔耦合而引起整车路面噪声,影响车内人员的乘车感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降噪后轮罩外板,旨在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后轮罩外板,包括外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外板本体的底部并往外突出的后轮罩和固定在所述外板本体并与所述后轮罩在同一侧的加强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长条状,其包括相接的横向板和竖向板,所述横向板与所述竖向板相接的边为相接边,以垂直于所述相接边的截面截取该支撑件,该支撑件的截面形状为“倒L”形;在所述横向板的远离所述竖向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第二连接边与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竖向板的远离所述横向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三连接边,第三连接边与所述后轮罩连接;所述支撑件、外板本体和后轮罩共同围成一腔体。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边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所述外板本体焊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边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所述加强件焊接。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边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三翻边,第三翻边与所述后轮罩焊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横向板和所述竖向板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远离所述横向板的侧边上设有第四连接边,第四连接边与所述后轮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边的末端弯折形成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与所述后轮罩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远离所述竖向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五连接边,第五连接边与所述外板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连接边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五翻边,第五翻边与所述外板本体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板设有内凹的长条状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外板本体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