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回收热能半导体制冷空气捕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6600.8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玮琪;方利国;陈开湟;于淳旭;杨婷婷;林升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回收 热能 半导体 制冷 空气 捕水器 | ||
1.热管回收热能半导体制冷空气捕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1)、捕水系统(2)、散热系统(3)和储水系统(4);
所述捕水系统(2)的进气端与预处理系统(1)相连;所述捕水系统(2)的半导体片(206)热端与散热系统(3)相连;所述散热系统(3)与储水系统(4)的热储水箱(401)和冷储水箱(402)相连;外部空气经所述预处理系统(1)净化至所凝结的水可直接饮用后,在小风扇(106)的作用下,进入散热系统(3)与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再通过热管组(202)间隙,进入所述捕水系统(2)的半导体冷端,在所述的捕水系统(2)中的冷凝翅(201)迅速凝结为水珠;所述的捕水系统(2)W型集水板(203)将冷凝后的水珠经引流汇集到导水凹槽(301);所述的导水凹槽(301)中的一部分的冷凝水接触热管,进行第一次散热,所述的捕水系统(2)底部的热聚水孔(302)导入散热系统(3)的散热回路(304),再与热管进行一次热交换后,在智能控温装置(305)的控制下最后分别进入所述储水系统(4)的热储水箱(401)和冷储水箱(402);贯穿于捕水系统(2)的热管组(202)与散热系统(3)相连,底部接于储水系统(4),将热量回收用于加热冷凝翅凝结而成的水;在所述捕水系统(2)顶部入口风扇(103)的作用下,冷空气进入捕水系统(2)后经过热管热风道后从两边冷风道经过半导体冷凝翅将水蒸气凝结后顺利排出机体,并在出口风扇(101)的作用下,清理滤网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回收热能半导体制冷空气捕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处理系统(1)包括出口风扇(101)、进风预过滤网(102)、入口风扇(103)、组合滤芯(104)、带孔底板(105)和小风扇(106);所述预处理系统(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表面为进风预过滤网(102),内部设置有入口风扇(103);所述预处理系统(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出风风口,内部安装出口风扇(101);所述预处理系统(1)为正六棱柱状结构,与捕水系统(2)连接,预处理系统(1)中设置有组合滤芯(104),组合滤芯(104)由两个过滤片组合棉纱而成;所述正六棱柱带孔底板(105)每个边设置有出风孔道(107),所述出风孔道(107)上安装有小风扇(106),外部空气通过入口风扇(103)和进风预过滤网(102)进入所述的预处理系统(1)内部,空气在经过组合滤芯(104)充分过滤后,在六个小风扇(106)的作用下,经带孔底板(105)进入捕水系统(2);
所述捕水系统(2)包括一个冷凝翅(201)、热管组(202)、W型集水板(203)、六边形内板(204)、散热翅(205)、半导体片(206)、隔块(207)和出水口(208);所述捕水系统(2)呈双层六棱柱状;所述捕水系统(2)的顶部为绝热板,绝热板为六边形,其每一条棱设置有一个孔洞,每个孔洞内固定一个小风扇(106);所述小风扇(106)位于捕水系统(2)的散热翅(205)的顶部;所述捕水系统(2)为双层六棱柱状,六边形内板(204)与外表面六边形外壳间连接冷凝翅(201),且在六边形内板(204)壁面内镶嵌着半导体片(206);所述捕水系统(2)中含六组冷凝翅(201),所述冷凝翅(201)与半导体片(206)的冷端连接,每组冷凝翅(201)两侧都接有隔块(207);所述捕水系统(2)中含六组热管组(202),所述热管组(202)与半导体片(206)的热端直接连接;所述捕水系统(2)中含六组散热翅(205),所述散热翅(205)与热管组(202)直接连接;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通直流电后,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将半导体片(206)通电后,所述的冷凝翅(201)的温度下降12℃左右,空气经过所述的预处理系统(1)净化后的在所述的捕水系统(2)顶部的小风扇(106)的作用下,由所述的预处理系统(1)的带孔底板(105)进入所述的捕水系统(2);当设备运行时,空气通过预处理系统(1)进入所述的捕水系统(2)中,先和半导体片(206)的热端相连的热管组(202)与散热翅(205)进行一次热交换,再经过回路与和半导体片(206)的冷端相连的冷凝翅(201)接触冷凝成水珠,从冷凝翅下的出水口(208)流出;冷凝后的水珠通过W型集水板(203)汇集至导水凹槽(301);所述的导水凹槽(301)中的水在液面有一定高度后流入热聚水孔(302)进入收集储水系统;
所述的散热系统(3)包括导水凹槽(301)、热聚水孔(302)、热聚水孔液封盖(303)、散热回路(304)和智能控温装置(305);所述散热系统(3)为两层六边形结构,在导水凹槽(301)收集到的水汇聚在内部的六边形内,经由一侧出口,进入外部散热回路(304)与热管组(202)进行二次热交换,在智能控温装置(305)的控制下,通过开闭在散热回路左右两边不同的出水口,水进入收集储水系统(4)中的热储水箱(401)和冷储水箱(402);所述散热系统(3)利用热管贯穿于捕水系统(2)和储水系统(4)中;半导体片(206)的热端与热管组(202)紧密相连,将半导体片六边形内板(204)上半导体片的热量传递至热管,余热再传递至散热翅,由进入的冷空气对其一次散热;在所述的储水系统(4)中,在导水凹槽(301)中,冷凝水珠与热管接触二次散热,水通过热聚水孔(302)进入散热回路(304)后与热管组(202)再次进行热交换,使散热系统(3)中的半导体片(206)的热端与热管组(202)都得到充分降温;所述的热聚水孔(302)与热聚水孔液封盖(303)以焊接相连;
所述的储水系统(4)包括热储水箱(401)和冷储水箱(402)、智能控温出水阀(403);所述热储水箱(401)和冷储水箱(402)与所述的散热系统(3)的散热回路(304)相连;冷凝水由导水凹槽(301)进入散热回路(304),通过散热回路(304)与热管组进行热交换,在智能控温装置(305)的控制下,部分水进入热储水箱(401),部分水进入冷储水箱(402);所述的智能控温出水阀(403)外接于储水系统(4)并与冷热水箱相连,冷热水进入智能控温出水阀(403)后,经过水阀的内部热敏元件调节,最终出水温度为所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66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石灰消化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桥梁支座检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