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用的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6516.5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舒金林;童宝宏;邓书朝;卞冬祥;程志文;李拥军;吴义主;丁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4 | 分类号: | F16C29/04;F16C33/66 |
代理公司: | 34138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导轨 转接平台 支承滚轮 自润滑 导轨 本实用新型 汽车生产线 导轨装置 自润滑型 织构 摩擦磨损特性 工作能耗 工作效率 平行布置 有效实现 上平面 磨屑 平齐 自带 捕获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用的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装置,它包括转接平台、至少两条支承导轨、若干个自润滑导轨、转接平台自带的若干个支承滚轮;支承导轨之间平行布置,支承滚轮的下部位于支承导轨中,每条支承导轨内至少设置有左右两个支承滚轮,自润滑导轨嵌入在支承导轨的底部,其上平面与支承滚轮的最低点相平齐,每条支承导轨内至少设置有左右两个自润滑导轨。本实用新型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用的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装置,它可以有效实现支承导轨的自润滑。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捕获磨屑的作用,可以改善导轨的摩擦磨损特性,降低转接平台工作能耗并提高生产线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摩降磨导轨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设计技术在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很多的车辆整车装配生产车间,由于受空间布局及使用成本限制,在车辆总装工艺的设计环节需要考虑产品在多个装配流水线间的调度问题,通过转接平台的联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转接平台在工作时大多依靠电机-减速器-摩擦轮等部件组合驱动,减轻移动工作台与支撑导轨之间的摩擦可以有效提高流水线的工作效率。目前,受安装空间等因素限制,主要是采用完全开放的形式或通过定期人工涂抹润滑脂对该导轨进行防护。采用这种润滑技术的缺点是,润滑脂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污染,人工添加及清理润滑脂操作不方便;导轨表面润滑性能差,转接平台工作时存在能耗大和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是导轨-转接平台摩擦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为改善导轨-工作台摩擦副的工作性能,采取的手段主要有:改进导轨表面的油润滑技术(中国专利CN 204339286 U、CN 204893429 U、CN 204366422 U、CN 2671743Y、CN 203887526U)、提高导轨耐磨性能的耐磨层设计技术(中国专利CN 201783819U、2034713 40U、CN202240690U、CN 202622341U),以及功能表面结构设计技术(中国专利CN 1025010 77A、CN103111850 A、CN 104786069 A、CN 104551701 A),等等。但是以上这些手段都存在着一个缺点:由于都需要对导轨表面进行改造,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且使用一段时间磨损后,导轨表面无法维修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用的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装置,它可以有效实现支承导轨的自润滑。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捕获磨屑的作用,可以改善导轨的摩擦磨损特性,降低转接平台工作能耗并提高生产线工作效率。另外,它可以有效避免润滑脂遭受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汽车生产线转接平台用的自润滑型仿生织构导轨装置,它包括转接平台、至少两条支承导轨、若干个自润滑导轨、转接平台自带的若干个支承滚轮;支承导轨之间平行布置,支承滚轮的下部位于支承导轨中,每条支承导轨内至少设置有左右两个支承滚轮,自润滑导轨嵌入在支承导轨的底部,其上平面与支承滚轮的最低点相平齐,每条支承导轨内至少设置有左右两个自润滑导轨。
进一步地,自润滑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导轨端盖、端盖螺钉;导轨本体为盒式结构,其空腔内储存有润滑脂,导轨本体的上面设置有若干条凹槽,每条凹槽的中间开设有若干个微孔,微孔连通导轨的空腔,导轨端盖通过端盖螺钉安装在导轨本体的端面,导轨本体通过两端的螺钉紧固在支承导轨的下面。
进一步地,自润滑导轨还包括垫板、若干个调节螺栓,垫板设置在导轨本体的空腔内,调节螺栓从导轨本体的底部旋入,且支撑在垫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自润滑导轨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当自润滑导轨为单线式导轨时,导轨本体为单线式导轨本体,单线式导轨本体的上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凹槽,在凹槽的中央设置有一系列微孔;当自润滑导轨为多线式导轨时,即导轨本体为多线式导轨本体,多线式导轨本体的上面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条凹槽,每条凹槽的形状相同、间距相等,在凹槽的中央设置有一系列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6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