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3261.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栾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江林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锁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锁闩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其包括:两个传动板、两个转动轴、若干锁舌、若干固定销,固定销将两个传动板上下合在一起形成传动板组件,传动板组件有限位空间,若干锁舌的每一端都有限位端,该限位端装配在限位空间内使两个传动板和锁舌装配在一起形成同一部件,转动轴装配在传动板上;该锁闩结构使用方便,生产方便,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的锁闩,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智能锁都是电子与机械的结合,智能锁都离不开机械锁体配置,机械锁体的锁闩结构多种多样,今年兴起的圆形组合锁闩更多的应用在各类锁体上,目前市场上的圆形组合锁闩结构一般都是铸钢一体化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锁闩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门锁的锁闩组合构造,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锁闩,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锁闩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该锁闩结构使用方便,生产方便,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其包括:两个传动板、两个转动轴、若干锁舌、若干固定销,固定销将两个传动板上下合在一起形成传动板组件,传动板组件有限位空间,若干锁舌的每一端都有限位端,该限位端装配在限位空间内使两个传动板和锁舌装配在一起形成同一部件,转动轴装配在传动板上。
具体的,传动板分为上传动板、下传动板,上传动板上有第一折弯部,下传动板上有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合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有第一挡边,锁舌上有第二挡边,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相抵;所述限位空间有第三挡边、锁舌上有第四挡边,第三挡边与第四挡边相抵;所述限位空间有第一圆弧面,所述锁舌有第二圆弧面,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形成的空间尺寸小于第三圆弧面形成的结构尺寸且大于第二圆弧面形成的结构尺寸。采用上述结构,当上传动板与下传动板固定在一起时,锁舌被固定在传动板上,当传动板运动时受传动板驱动,进出锁体壳实现锁门和开门的功能。
所述锁舌上有突出端,所述限位空间上有凹槽,所述突出端装配在所述凹槽内,采用这种结构,当锁舌收到上下方想的压力时,由于突出端和凹槽的配合,减小了上传动板和下传动板收到的上下方向的压力,保证安全性。
所述锁舌可以在限位空间内360度自由转动,采用这种结构,当锁门状态下,锁舌受到暴力切割时,锁舌可以随锯片360度转动,保证安全性。
所述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上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均装配一个转动轴。
所述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上有第一异形槽,第二异形槽,第一异形槽为保持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直线滑动的直线槽;第二异形槽为外力驱动传动板的驱动槽。
所述锁舌数量为3个,所述限位空间相应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与锁舌配合。
所述固定销将上传动板和下传动板铆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锁闩结构稳固,质量可靠,成本低,生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智能门锁组合锁闩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江林,未经邓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3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眩光型夜视镜片
- 下一篇:履带式微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