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淀粉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6921.4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樊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城县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5536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淀粉沉淀装置,包括由若干首尾相接的沉淀槽组成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入口设置有扇形减速区,所述扇形减速区入口连接缓冲池,所述缓冲池深度大于扇形减速区,所述缓冲池底部连接进液管;所述沉淀池出口设置有下拉式闸门。本实用新型缓冲池会降低进液管动能,然后排入扇形减速区,以保证进入沉淀槽内的淀粉混合液流速稳定并且缓慢,以增加沉淀的效率。下拉式闸门的设计,可以用来控制水流的溢出高度,虽然淀粉混合液留至沉淀池出口已是清水,但是由于前段淀粉沉淀在底部会使液面逐渐增高,因此随着淀粉的沉积需要逐渐拉起下拉式闸门,增加清水的溢出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淀粉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淀粉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淀粉分离部分会采用沉淀池进行分离,其中流动式沉淀池运用比较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部分都是直接将出液管排入沉淀池内,由于出液管水流集中,出口速度大,直接排入沉淀池内不仅其冲击力大,而且水流不均匀,因为在沉淀池靠近出液管的区域水流激荡,造成淀粉的沉淀效率慢,其次是沉淀池出口的排液高度固定,而随着淀粉的沉淀,液面的高度会逐渐的增加,当淀粉的沉淀高度接近沉淀池排液高度的时候,表面的清水就会对底部的淀粉造成冲击,影响沉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排液高度可调,沉淀效率快的淀粉沉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淀粉沉淀装置,包括由若干首尾相接的沉淀槽组成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入口设置有扇形减速区,所述扇形减速区入口连接缓冲池,所述缓冲池深度大于扇形减速区,所述缓冲池底部连接进液管;所述沉淀池出口设置有下拉式闸门。
进一步的,下拉式闸门宽度与沉淀槽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沉淀槽内均平行设置若干的分流栅。
进一步的,分流栅活动插装在沉淀槽内。
进一步的,下拉式闸门采用电动控制。
进一步的,下拉式闸门采用液压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的是淀粉和水的比重不同而使淀粉与水在缓慢的流动中逐渐分离,缓冲池深度大于扇形减速区,其底部的进液管水柱会冲击在缓冲池侧壁降低动能,然后排入扇形减速区,扇形减速区通过面积逐渐增加,由于进液管流量一定,流动面积和流速成反比,因此可以保证进入沉淀槽内的淀粉混合液流速稳定并且缓慢,以增加沉淀的效率。下拉式闸门的设计,可以用来控制水流的溢出高度,虽然淀粉混合液留至沉淀池出口已是清水,但是由于前段淀粉沉淀在底部会使液面逐渐增高,因此随着淀粉的沉积需要逐渐拉起下拉式闸门,增加清水的溢出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拉式闸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11-沉淀槽,12-分流栅,2-扇形减速区,3-缓冲池,4-进液管,5-下拉式闸门,6-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城县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未经水城县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6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