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6364.0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詹勇勇;王松峰;杜新法;王乙茗;徐洪梁;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22 | 分类号: | F16F9/22;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装置 减震器 活塞 内齿圈 缸体 本实用新型 可移动地 内腔连通 连接管 内腔中 啮合 腔体连通 可调节 可转动 齿轮 伸入 周壁 转动 穿过 体内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连接管、第二缸体、第二活塞和调节装置,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在第一缸体的第一内腔中,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在第二缸体的第二内腔中,连接管与第二内腔连通且通过调节装置与第一内腔连通,调节装置包括本体、调节内齿圈和调节轴,调节内齿圈的周壁上设有多个横截面积不同的调节孔,调节轴的第二端具有与调节内齿圈啮合的调节齿轮且穿过第二孔伸入到腔体内,调节轴可转动以驱动调节内齿圈转动使得第三孔通过多个调节孔中的一个与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具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调节减震器的软硬,且调节范围宽,调节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装置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车用减震器用于减缓车架与车身的振动,改善车辆的行使平稳性和舒适性。减震器太软,车身容易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容易带来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由此,为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需安装不同软硬度的减震器。
相关技术中,为适应不同需求,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以调节减震器的软硬。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调节装置的调节范围窄,调节效果差,减震器软硬的调节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具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减震器的软硬,且调节范围宽,调节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调节器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连接管、第二缸体、第二活塞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缸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二缸体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腔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本体的周壁上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调节内齿圈,所述调节内齿圈配合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调节内齿圈的周壁上设有多个贯穿该周壁的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调节内齿圈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调节孔的横截面积彼此不同;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调节轴的第二端具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孔伸入到所述腔体内,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调节内齿圈啮合,所述调节轴可转动以通过所述调节齿轮驱动所述调节内齿圈转动使得所述第三孔通过多个所述调节孔中的一个与所述腔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器,其调节装置通过将调节内齿圈的多个调节孔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彼此不同,且通过调节齿轮驱动调节内齿圈转动使得第三孔通过多个调节孔中的一个与腔体连通,以使经第一孔通过腔体、多个调节孔中的一个和第三孔连通。不同调节孔可通过的油液流量不同,从而实现减震器软硬的调节。而且,由于调节内齿圈的直径相对较大,可在调节内齿圈上设置更多的调节孔,且多个调节孔的横截面积可变化范围较大,调节范围宽,提高了调节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周面配合,所述本体的外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三孔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液从第二内腔经所述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一内腔时,所述第一阀孔关闭,所述第二阀孔打开,经所述第一孔进入所述腔体的油液中的一部分油液经所述第二阀孔进入所述第一内腔,经所述第一孔进入所述腔体的油液中的另一部分经所述调节孔和所述第三孔进入所述第一内腔;油液从所述第一内腔经所述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二内腔时,所述第一阀孔打开,所述第二阀孔关闭,所述第一内腔中的一部分油液依次经所述第一阀孔、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孔和所述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的另一部分油液依次经所述第三孔、所述调节孔、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孔和所述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二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形弹簧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复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