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内观测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3487.6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苏再非;徐力峰;魏欣欣;曾令浓;陈祺;陈杰强;卢凌燕;颜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装置 输水管 出水口处 数据传输系统 供水系统 显示器 环境适应能力 转向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持续供水 供水装置 清水冲刷 探测目标 无线连接 保护罩 测试仪 障碍物 井内 井下 泥排 水泵 水路 投影 转动 观测 供水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内观测测试仪,包括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供水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探测装置和与探测装置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显示器;供水系统包括输水管,探测装置设置在输水管的出水口处,探测装置在输水管出水口处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输水管内,还包括对输水管供水的供水装置。通过探测装置和与探测装置连接的显示器,以及包裹探测装置并通过水泵持续供水的输水管,将探测装置设置在输水管前端的出水口处,输水管持续通过清水冲刷处水路,将井底的污水和余泥排开,供探测装置探测目标物体的表面,使使用者能够更好地对障碍物的属性做出判断;并通过转向控制系统对探测装置和保护罩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转动,提高探测装置在井下的环境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内观测测试仪。
背景技术
在改革开放多年后,现代社会虽然已经较之前有很大发展,但发展并不因此而停滞不前,仍然在不停的向前发展。城市的发展经历多次的重新规划与改造,城市地下埋藏了供城市发展的各种管道线网。
在当前的地质勘探手段中最重要、最常用、最基本的依旧是钻探,每一孔均需要从地面开钻,而地面一定深度之下埋藏有市政管网或地铁等(一般5m以内,少部分在5m~12m之间,地铁大部分埋深在12m~50m之间),为防止钻坏管线,采用管线调查、探测(利用各种管线仪进行)、挖探等手段进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管线权属单位的图纸与现场实际管线位置无法全部一一对应,管线调查成果与管线实际位置无法100%吻合,管线探测设备对一些管线无法探测识别,地面开挖条件更是难求其一,开挖深度能达3m已是极限。但城市建设需要地质勘察,地质勘察需要钻探,钻探只能从地面开始的事实无法改变。
因历史与管理的原因,很多管道给现在城市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尤其在建设前期勘察阶段,已有管道被损伤后不单会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困难,有的甚至会造成二次事故,如煤气管、高压电、高温热管等,甚至是灾难。
现有所有探测设备均只能进行间接的探测,对障碍物(目标物体)属性的确认只能是间接性的推测,无法进行准确确认。有时确实没有管线存在于钻探点之下的,钻探时依旧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因无法确认障碍物的属性而放弃钻探,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均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钻探的过程中钻井内会产生有沉渣、余泥、污水等,现有的一些通过安装摄像头等具有成像观察功能的探测设备,无法透过余泥污水观察到障碍物的表面,从而增大了对障碍物的判断难度,有时甚至无法确认障碍物,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内观测测试仪,具有通过探测装置对井内进行成像观察的功能,并且通过清水冲刷作用提高了探测装置成像的清晰度,节省了等待井内污水澄清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内观测测试仪,包括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供水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探测装置和与探测装置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显示器,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输水管,所述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输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探测装置在所述输水管出水口处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输水管内,还包括对所述输水管供水的供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3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频智能井口记号保护器
- 下一篇:注浆封孔材料密封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