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5214.7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板 配向膜层 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边缘 本实用新型 边缘轮廓 突变区域 沟槽区 显示器 收缩 配向液扩散 漏光现象 区域形成 质量降低 不均匀 漏光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配向膜层收缩导致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漏光现象,显示质量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基板,每一个所述基板朝向另一个基板的表面设有配向膜层,至少一个所述基板的边缘轮廓形成有多个突变区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基板中:所述基板与其边缘轮廓具有的至少一个突变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沟槽区,每一个所述沟槽区设有至少一个沟槽,所述基板设有的配向膜层延伸至所述沟槽区内。防止配向膜层收缩产生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漏光的现象,提高显示质量,降低显示面板由于配向液扩散不均匀产生显示不良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基板、且两个基板之间为液晶层。在液晶显示器进行图像显示时,注入的液晶分子在配向膜层形成的凹槽内开始沿恒定方向取向,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发生转动,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引起光线的偏振特性发生变化,使得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
为了显示设备的高对比度和均匀亮度,必须严格控制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但是配向膜层由于自身材料的性质,配向膜层会收缩,使显示面板中基板边缘轮廓的突变区域对应的配向膜层向中心收缩;
由于配向膜层的收缩,最终导致基板边缘轮廓的突变区域内不存在配向膜层,因此液晶分在突变区域内的液晶分子不能规则的取向,导致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漏光现象,降低显示质量,提高了因配向液扩散不均匀而产生显示不良的几率。
综上,现有技术中由于边缘部位的配向膜层收缩,导致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漏光现象,降低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配向膜层收缩导致显示面板边缘产生漏光现象,显示质量降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基板,每一个所述基板朝向另一个基板的表面设有配向膜层,至少一个所述基板的边缘轮廓形成有多个突变区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基板中:
所述基板与其边缘轮廓具有的至少一个突变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沟槽区,每一个所述沟槽区设有至少一个沟槽,所述基板设有的配向膜层延伸至所述沟槽区域内。
上述显示面板中包括两个基板,且每个基板朝向另一个基板的表面设有配向膜层,且基板的边缘轮廓形成有多个突变区域,基板的边缘轮廓的至少一个突变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沟槽区,且每个沟槽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沟槽,且基板设有的配向膜层延伸至所述沟槽区内,由于沟槽区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沟槽,配向膜层延伸至沟槽区内时,配向膜层的配向液会存留在沟槽内,防止了配向膜层的收缩,减少了因配向膜层收缩造成显示面板变边缘漏光的现象,提高显示质量,降低显示面板由于配向液扩散不均匀产生显示不良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两个基板为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进一步地,设有所述沟槽区域的基板中,基板中与沟槽区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图案化层,所述沟槽区具有的沟槽由所述图案化层形成。
进一步地,若所述图案化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所述图案化层为黑色矩阵层、有色色阻层、平坦化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若所述图案化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图案化层为无机层、平坦化层、金属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基板的边缘轮廓呈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每一个角部形成一个所述突变区,其中:
所述图案化层中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沟槽所在角部的两个边相交;或
所述图案化层中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沟槽所在角部的两个边中的至少一边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5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