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3133.3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光;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控制系统 遥测 云系统 环保 本实用新型 地面操作 挂载 任务需求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 环保行业 数据上传 双向通讯 遥测距离 遥测控制 网络 长航时 物联网 吊舱 航时 时长 旋翼 载机 发送 指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包括:长航时多旋翼载机,挂载吊舱模块根据任务需求信息挂载不同的设备;4G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物联网卡使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云系统;无人机飞控模块包括地面操作人员以及网络云系统,地面操作人员通过网络云系统给无人机发送各项指令,实现双向通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环保无人机产品在环保行业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短航时、遥测控制距离短的相关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航时长、遥测距离长、操作方便、自由度高以及局限性低的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其被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领域。环保就是其中无人机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新的场景。由于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再加上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重。一款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对于环保巡查、执法取证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用于环保行业的无人机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也有各自的局限之处,比如续航时间上面,传统的旋翼布局的多轴无人机,续航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在环保应用当中,由于续航时间的限制,其在工作效率、准备以及维护时间等多方面上使其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控制飞机、传输机载实时图像的方式,由于无线电有限的穿透以及绕障能力,使其控制范围工作半径大大受限,也直接导致了环保无人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针对现有的环保无人机产品在环保行业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短航时、遥测控制距离短的相关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航时长、遥测距离长、操作方便、自由度高以及局限性低的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所述长距离遥测环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载机模块、挂载吊舱模块、4G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无人机飞控模块;
所述挂载吊舱模块、4G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无人机飞控模块均与无人机载机模块通过物理连接;所述挂载吊舱模块、4G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无人机飞控模块相互之间采用数据通讯的方式连接;
所述无人机载机模块中无人机为长航时多旋翼载机;
所述挂载吊舱模块根据所述无人机飞控模块的任务需求信息,再通过更换挂载系统选择挂载不同的设备执行不同的任务,所述设备与所述无人机通过所述无人机预留的设备接口实现即插即用;
所述4G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物联网卡使用联通4G基站通信链路将无人机载机模块数据和挂载吊舱模块数据上传至网络云系统;
所述无人机飞控模块包括地面操作人员以及网络云系统,所述地面操作人员通过登录系统授权的账号进行登录所述云系统平台,所述云系统平台实时接收所述4G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回来的所述无人机载机模块数据和所述挂载吊舱模块的数据,所述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所述网络云系统给无人机发送各项指令,实现双向通讯。
本发明中4G 数据传输模块,相比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图传、数传来建立数据及图像画面传输链路的方式,可以不受无线电的距离限制、障碍物限制,只要有4G信号覆盖的区域即可对无人机进行长距离遥测控制,甚至异地控制;本发明中任务挂载吊舱模块,可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挂载相关的设备,通过数据融合,可以把这些吊舱的数据输出与控制信号整合到4G数据传输模块,打破其距离限制等局限性,即插即用,自由度高。
本发明中4G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物联网卡使用联通4G基站传输数据,可以传输更多复杂大数据量的数据,多路数据使用同一通信链路传输,解决传统方式各项数据传输相互独立,解决了接收发射信号需要多套设备共同工作造成的准备时间长、成本高、维护麻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3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避障智能除草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手持地面站遥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