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显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244.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润龙;王爱民;王俊杰;江文茂;吴丹磊;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显微镜 可吸附式 探测装置 探头 光路 显微镜 吸附壳体 激光扫描显微镜 本实用新型 激光信号 运动装置 自发荧光 传导 二次谐波信号 微型化 接收脉冲 皮肤组织 三维探测 上下移动 输出脉冲 细胞结构 荧光信号 生命体 内置 成像 采集 细胞 激发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显微镜。其中,上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包括吸附壳体以及微型显微镜探头,吸附壳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微型显微镜探头上下移动的运动装置,微型显微镜探头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脉冲激光信号并传导输出脉冲激光信号至生命体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质的第一光路和用于采集并传导自发荧光物质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的第二光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显微镜通过微型化的吸附壳体、内置的运动装置以及设置有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微型显微镜探头,实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对皮肤组织内的细胞结构的三维探测成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显微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动物生命体中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或肠胃中纤维状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通过近红外区域的脉冲激光辐射激发并且由合适的高灵敏性接收器探测,得到荧光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从而获取活体的生物细胞形态的相关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基于荧光信号、二次谐波信号以及CARS(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Scattering,相关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信号,来获取生物细胞形态的相关探测设备,在上述技术的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现有的用于人体细胞或组织探测的成像设备,主要是三维非线性激光扫描显微镜,其中,目前上述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形态为基于机械臂的激光扫描显微镜,即该激光扫描显微镜的探测装置安装在机械臂上,通过机械臂的调整来移动探测装置,然后对准探测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
但上述三维非线性激光扫描显微镜中的基于机械臂的探测装置,由于其体积较大,探头对应人体较大的皮肤面积,使得在具体操作中,探测装置容易受到人体抖动的影响,而三维非线性激光扫描成像的分辨率要求一般较高,极易受振动影响,从而影响到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以及激光扫描显微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包括:
吸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吸附壳体内的微型显微镜探头,所述吸附壳体内侧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微型显微镜探头设置于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运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微型显微镜探头上下移动,其中:
所述运动装置和所述微型显微镜探头均设置于所述吸附壳体内,所述微型显微镜探头内设置有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其中:
所述第一光路用于接收脉冲激光信号并传导输出所述脉冲激光信号至生命体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质;
所述第二光路用于采集并传导所述自发荧光物质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式三维非线性激光扫描显微镜,包括:
荧光收集装置、抽气装置、扫描采集控制器、飞秒脉冲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所述荧光收集装置和所述光纤耦合模块均与所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光纤通信连接,所述荧光收集装置和所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均与所述扫描采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电连接,其中:
所述飞秒脉冲激光器,用于输出脉冲激光信号至所述光纤耦合模块;
所述光纤耦合模块,用于耦合所述飞秒脉冲激光器输出的所述脉冲激光信号,并传输所述脉冲激光信号至所述可吸附式显微镜探测装置中的所述微型显微镜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