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助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025.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五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仓 涡扇 本实用新型 气流压缩 双喷嘴 助动器 转轴 气流导向装置 车辆寿命 降低噪音 燃烧效率 涡扇叶片 轴承装配 安装套 低扭矩 高扭矩 空燃比 内喷嘴 启动性 外喷嘴 装配 发动机 无公害 排污 燃料 燃烧 平衡 汽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助动器,包括前等效应气流双喷嘴、气流导向装置、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和涡扇增压仓,所述涡扇增压仓装配在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中,涡扇增压仓的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安装套内,涡扇增压仓的转轴上固定有若干涡扇叶片,所述前等效应气流双喷嘴包括内喷嘴、外喷嘴。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动力,在助动器前后不同等效应的作用下,使发动机的低扭矩与高扭矩得到了充分的平衡,提高空燃比,以最少的燃料得到最大的燃烧效果,从而更加充分提高热燃烧效率比值,且能够降低排污、降低噪音、延长车辆寿命、提高启动性、安全无公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助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燃机的空气都是通过发动机自身产生的吸引力以平行大颗粒气流方式进入,这种进气方式空燃比较小,油气混合不够充分,导致燃烧不充分,影响了燃油使用率,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不充分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和其他氮氧化物,对空气造成较大的破坏。
本发明人于2015.12.10日申请了一种汽车助力器,由气流喷嘴、气流导向叶片、气流压缩器和涡扇增压仓组成,涡扇增压仓置于气流压缩器中,涡扇增压仓的转轴上设置若干涡扇叶片,气流导向叶片设置在涡扇增压仓的转轴上,气流导向叶片的外壳两端分别与气流压缩器和气流喷嘴的底座相连,气流喷嘴的喷嘴出口与发动机气缸相通。本实用新型装置根据航空涡扇喷气式发动机空气增压动力的工作原理,增大汽车气缸进气量使其达到了14.7:1的空燃比,同时使空气方式和空燃比发生根本变化。由之前平行大颗粒气流进入瞬间变为细颗粒气流涡旋喷射推入,使油气完善混合,更加充分燃烧。但是这款助动器前后两级同尺寸的气流压缩器和气流双喷嘴,满足不了发动机在高转速高扭矩时的所需的进气流量,需要改进助动器克服了这一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助动器,使其在前后不同等效的做作用下,充分满足了发动机低转速扭矩和高转速扭矩的进气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助动器,包括前等效应气流双喷嘴、气流导向装置、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和涡扇增压仓,所述前等效应气流双喷嘴的底座装配在气流导向装置的外壳一端,气流导向装置的外壳另一端装配有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气流导向装置的外壳内固定设有气流导向叶片,所述气流导向叶片内固定设有安装套,所述涡扇增压仓装配在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中,涡扇增压仓的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安装套内,涡扇增压仓的转轴上固定有若干涡扇叶片,所述前等效应气流双喷嘴包括内喷嘴、外喷嘴,所述外喷嘴固定设在底座上,内喷嘴套在外喷嘴内,通过多个支撑肋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喷嘴的出口设为喇叭形结构,内喷嘴设为锥形结构,内喷嘴的出口为最小直径端,朝向远离底座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涡扇增压仓的导流器露出在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外,加长的导流器配合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的作用能使气流强力加速瞬间推动涡扇叶片高速旋转。
具体地,所述后等效应气流压缩器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强动力:加强燃料和空气的完全混合,使燃料颗粒更加细化,采用急速旋转的燃烧方式提高发动机动力,降低爆震音现象,可使燃烧室内燃烧率提高,在助动器前后不同等效应的作用下,使发动机的低扭矩与高扭矩得到了充分的平衡;
(2)提高空燃比:利用发动机自身强大吸力,将通过助力器的喷射系统使气流瞬间形成旋风涡流快速推入气缸内,增加瞬间进气压力和空气含氧量,接近14.7:1的空燃比完全燃烧,以最少的燃料得到最大的燃烧效果,从而更加充分提高热燃烧效率比值;
(3)降低排污:由于空燃比大幅提高,从而控制了因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碳化氢(HC)—氧化碳(CO),使CO.HC排放物减少。
(4)降低噪音:本助力器产生旋风涡流,无噪音,由于燃烧充分、动力增强,则无疑会改变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噪音明显降低,驾乘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五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五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