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3374.4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声付;刘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17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 凸起 板体 本实用新型 板体表面 轨下垫板 限位凸起 弯道 周向等距分布 板体下表面 正方形结构 板体边缘 从上至下 方阵排列 减振降噪 棱台结构 耐久性能 吸收振动 逐渐增大 列车 后边沿 平稳性 上表面 下表面 侧滑 外周 转弯 垂直 行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板体下表面设有底边,板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各吸能主体均包括有若干方阵排列的吸能凸起,各吸能凸起均凸出于板体表面;各吸能凸起均呈正八棱台结构,位于非板体边缘位置的任一吸能凸起的外周均沿其周向等距分布有四个吸能凸起,板体表面未设有吸能凸起的地方均各自形成吸能间隙,各吸能间隙均呈正方形结构,板体的前或后边沿处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垂直于板体的表面,限位凸起的横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且能防止列车转弯时产生侧滑现象,保证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列车是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高速度低事故率的特点也为广大乘客所青睐。铁轨是列车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的速度和安全。为使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保证乘客在乘坐列车时的舒适感,一般在铁轨的下面会设置有轨下垫板来实现减震效果。
在轨下垫板的实际应用中,长期承载于列车动态的作用力,其弹性易衰减。而此时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为更换轨下垫板。为了改善并长久有效地维持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考虑轨道结构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针对降低轨下垫板刚度、提高轨下垫板弹性和使用寿命的研究大量可见。
尤其是对于弯道专用的轨下垫板,当列车转弯时,列车由于惯性易发生侧滑而朝弯道外侧产生移位,造成列车行驶的晃动。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优化轨下垫板的几何特征,降低刚度提高回弹性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减振降噪效率,还可以延长轨下垫板的使用寿命,降低轨道系统全寿命期内局部大修次数,压缩维修成本,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经济效益。故市场需要一种新颖且优良的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设计,来提高轨下垫板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同时能防止列车产生侧滑现象,来保证列车的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且能防止列车转弯时产生侧滑现象,保证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弯道的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所述的板体下表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其下表面并朝下凸出的底边,所述的板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各所述的吸能主体均包括有若干方阵排列的吸能凸起,各所述的吸能凸起均凸出于板体表面;各所述的吸能凸起均呈正八棱台结构,并具有一上底面、一下底面及八个侧面,各所述的吸能凸起的下底面贴合于板体表面,位于非板体边缘位置的任一吸能凸起的外周均沿其周向等距分布有四个所述的吸能凸起,所述的板体表面未设有吸能凸起的地方均各自形成吸能间隙,各所述的吸能间隙均呈正方形结构,其四个边分别与相邻的四个吸能凸起一一相连;所述的板体的前或后边沿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垂直于板体的表面,所述的限位凸起的上端向上凸出于板体的上表面、其下端与板体的下表面相持平,所述的限位凸起的横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靠近板体左、右边沿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板体上表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其上表面并朝上凸出的加固板,该加固板与与其相邻的各吸能凸起及各吸能间隙一体成型。
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的加固板的高度均低于各吸能凸起的高度。
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的板体上表面的各吸能凸起与位于板体下表面的各吸能凸起的位置均相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列车经过轨下垫板上方时,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被吸能主体吸附,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降低了列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减振的作用下,使列车运行较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3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