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发生器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6022.X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颖锋;龙刚启;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发生器 发生器支架 车身支架 连接孔 限位槽 限位凸起 连接板 卡箍 本实用新型 车身钣金件 安装支架 头部固定 螺栓 贴靠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安装支架,包括气体发生器与固定在车身钣金件上的车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有贴靠在气体发生器外壁的发生器支架,发生器支架头部通过第一卡箍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头部固定连接,发生器支架尾部通过第二卡箍与气体发生器尾部固定连接,发生器支架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插设有螺栓,所述车身支架上部设有一对限位槽,所述发生器支架上设有朝向所述限位槽的一对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槽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气体发生器是气帘爆破的起爆装置,气体发生器在起爆时受到的发冲击力很大,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通常用安装支架把气体发生器和车身钣金连接起来。安装支架先通过螺栓与气体发生器固定连接,而后将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此方式装配工时长,安装精度一般,当气体发生器直径较大时,安装支架与气体发生器的连接强度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支架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时,安装精度低,连接强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安装支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体发生器安装支架,包括气体发生器与固定在车身钣金件上的车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有贴靠在气体发生器外壁的发生器支架,发生器支架头部通过第一卡箍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头部固定连接,发生器支架尾部通过第二卡箍与气体发生器尾部固定连接,发生器支架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插设有螺栓,所述车身支架上部设有一对限位槽,所述发生器支架上设有朝向所述限位槽的一对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槽内。车身支架的限位槽与发生器支架上的限位凸起相互配合,当车身支架的位置固定之后,发生器支架的位置便可通过其上设置的一对限位凸起与车身支架上设置的一对限位槽的配合进行固定,以此便能达到提高气体发生器的安装精度的目的;此外发生器支架上的限位凸起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当气体发生器工作,对螺栓施加径向应力时,发生器支架上的限位凸起可为螺栓分担部分应力,从而提高了气体发生器与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车身支架与发生器支架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 可根据气体发生器直径的不同可选用不同大小的安装器支架,车身支架与气体发生器的连接不受气体发生器直径大小的影响,有效解决气体发生器直径太大时,螺栓连接强度较弱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发生器支架头部设有第一限位耳板,所述第一限位耳板与第一卡箍的一端抵靠,所述发生器支架尾部设有第二限位耳板,所述第二限位耳板与第二卡箍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限位耳板为发生器支架向上翻折形成,第一限位耳板可以对第一卡箍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第一卡箍在气体发生器轴向上窜动,所述第二限位耳板为发生器支架向上翻折形成,第二限位耳板可以对第二卡箍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第二卡箍在气体发生器轴向上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车身支架上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车身支架下部,相对于第一连接孔对称布置。加强筋可以提高车身支架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车身支架与车身钣金之间通过点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身支架与车身钣金件之间通过点焊连接形成的若干焊接点一部分位于车身支架上部,一部分位于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发生器支架与其上设置的连接板、限位凸起、第一限位耳板、第二限位耳板采用一体制成。发生器支架采用一体制成,可增强发生器支架的整体强度,节省装配所需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凸起呈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6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气囊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安全锁装置